人民网
人民网>>云南频道>>要闻

和张桂梅老师聊读书

徐元锋
2023年04月23日09:04 | 来源:人民日报客户端
小字号

窗户面山,天不亮鸟儿就在窗外鸣叫,小松鼠也常来“光顾”——4月的天气逐渐溽热,丽江华坪女子高中教学楼三楼,张桂梅老师的办公室陈设依旧,简单朴素。靠墙的一排书架上,有《中国共产党简史》、《毛泽东传》,也有《唐诗鉴赏辞典》、《英国戏剧史》、《简爱》等。华坪县委宣传部副部长吴燕面对着书架说:“张老师常给我们荐书,说‘这本不错,拿去读吧’。”

微信图片_20230423002927.jpg?x-oss-process=style/w10

“世界读书日”前,收到请张老师谈读书的策划,记者有点不以为然:她平时那么忙,天不亮就起床喊同学们上课,半夜三更才睡下,整天围着孩子们转,哪有时间读书?不过,记者也知道张老师爱书,让山里孩子读好书更是一生志业。关于读书,她怎么看?从昆明赶赴华坪,一见面,张老师身体和精神都不错。

“我读书的底子都是少年时打下的”,谈起读书经历,她开门见山。这段时间她看了大量“红色小说”,至今还能背诵《钢铁是怎么炼成的》中的片段。让记者意外的是,张老师在小时候还阅读了大量的西方经典名著。当然都是偷偷找来,私下传看的。“《呼啸山庄》当时看不下去,《牛虻》也没怎么看懂”,她说。听她名著,记者甚至为接不上话而汗颜——现在人们有点啃不动大部头了。张老师感慨,这些书对于奠定自己的“三观”同样意义重大。

再往后,张老师参加了文艺宣传队,书读的少了,《毛主席语录》、《江姐》的台词等却背的滚瓜烂熟。多年后,她重新发现了红色经典的巨大力量——在女子高中教书,张桂梅上课时讲了一个革命先烈的故事,很多学生眼里都含着泪花,她突然意识到:山里孩子淳朴善良,相信美好的东西,让励志的人和事围绕她们,约束规范她们的言行,就不难“立德树人”,让她们战胜各自的困难。

除了小学初中,张老师还有两段集中接受教育读书的经历,一是在丽江教育学院读大专;二是在云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中文系读(函授)本科。她“坦白”道:在丽江读大专那阵子读了许多武侠小说,金庸、古龙、梁羽生的都读。但读函授时很辛苦,主要是年龄大了容易忘,吃了不少苦头,“一次考试前背英语,三天三夜没睡觉”。

记者问张老师:人到中年读书易忘,看完一本书好象啥也没记住;而且看书只凭兴趣,又陷入“读书舒适区”,读了没用怎么破?张老师不同意这种“读书无用论”,她说“腹有诗书气自华”;但也强调学以致用,“多读有用之书”。她说,以前在女高没这么忙,晚上就在办公室看我们党历代领导人的著作。“有的年轻人不爱学理论,这认识就肤浅了”,张老师说:“学政策理论和讲话能获得宏观思维,对许多大事心中有数,能让人跳出自我看时事,踏实又公允。”

张老师长期在偏远的山区基层工作,既没有变得泯然众生甚至庸俗化,又保有政治领悟力、政治判断力和政治执行力,这和读书学习密切相关。读书让她和世俗文化保持距离,学习让她从基层到高层都能从容对话。今年2月,张老师住了段时间的医院,令人想象不到的是,她在医院依然保持抄写党的二十大报告和《党章》的习惯。华坪县委组织部副部长王平回忆当时场景:一个老党员病中学习,其认真投入令人动容。在办公室,张老师给记者展示了她抄写的报告:数万字内容写了几大捆纸张,一字一句都书写着忠诚和坚定。

微信图片_20230423003623.jpg?x-oss-process=style/w10

张老师和记者(右)一起看她抄写的报告

和张老师交流,记者发现她的知识面广,尤其是对教育理论博采众长,可见下过功夫。她一张嘴就谈到罗素的观点,谈起爱尔维修的话:“即使是普通的孩子,只要教育得法,也会成为不平凡的人。”她写文章时引用过法国当代社会学家布迪厄的观点:现实中,经济资本与文化资本常常达成一种合谋,通过家庭教育的差异性、制度的不公平、教育资源的有限性、证书制度的权威性,有优势文化资本的人持续处于上层,劣势文化资本的人持续处于下层。其实早在迪庆小中甸、大理喜洲教书时,张老师就开始研究探索自己的“民族教育理论”了。

大家都知道张老师无比重视山里女孩子读书,这里的“读书”侧重的是上学和高考,不是平常的兴趣阅读,要不然,她就不会在家家访时,一气之下烧了学生床底下的言情小说。其实,张老师并不否认兴趣阅读的重要性。在华坪采访时,张老师举例说,有的孩子觉得读书苦,“自愿辍学”去打工,但这并非真正的自愿,而是没有通过阅读打开新世界的大门。“当你生活在井底的时候,你只能看到头顶的一方天空,你就以为那是唯一的选项。但其实,天空是如此辽阔,还有那么多的选项,你都没有见过”,她说。

IMG_0590.JPG

张老师当年在大山里家访

女子高中把《弟子规》、《道德经》等古典诵读作为全校师生必修课,让他们在名篇佳句的书香中熏陶,感受汉字内涵之深厚,领悟人生哲理之睿智,用雅言传文明,以经典润人生。张老师解释,这让师生摒除浮燥之气,安心静神向学,还让他们有志、有识、有恒,“有志则不甘居下流,有识则知学问无尽,有恒断无不成之事”。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张老师从来不是躲在书斋和学校里,她筚路蓝缕创办起女子高中,又踏破铁鞋在大山里家访,知行合一学思践悟,读透了人世间和社会的“大书”。她对此说,读书和行路离不开,不行路的读书空空洞洞,不读书的行路不知所踪。“在大山里,有知识的人说话家长也更相信”,张老师说:“读书能给人自信和正气,哪怕身在低处,也不自矮于人。”王平由衷感叹:“跟张老师认识越久,越觉得她不简单,她也是一本大书!”

离开华坪时,张桂梅挥笔写下几行字送给记者:读书,可以让自己变得辽阔。脚步无法丈量的地方,读书可以;眼睛看不到的地方,读书可以。

当此时,教室里朗朗读书声传出,在狮子山下回荡,多么动听的声音!

微信图片_20230423003257.jpg?x-oss-process=style/w10

(责编:朱红霞、木胜玉)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