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云南频道>>财经

“税务蓝”添彩少数民族特色产业

2023年04月19日14:05 | 来源:人民网-云南频道
小字号

云南是我国少数民族最多的省份,独特的地域文化也造就了独特的民族文化习俗。云南省税务部门积极发挥自身职能作用,用好税收优惠政策“大礼包”,打好便民服务“组合拳”,加速少数民族特色产业发展,助力少数民族地区经济驶入快车道。

“服务之针”“穿引”民族特色企业实现新发展

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永仁县一年一度的赛装节现场人山人海,气氛热烈。当地税务部门以“便民办税春风行动”为契机,把“春风服务站”搬到了活动现场,为参加活动的本地商户和外来企业送上“春日礼包”。

“我们公司主要从事彝绣工艺品的设计和制作,赛装节是我们向全国各地推广彝绣产品的大好机会,这不,展会刚开始我们就已经接到了几份大订单!多亏了税务部门在会场及时提供政策解答,才让我们能更专注于绣品的展示和推介。”永仁某彝绣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李晓丽高兴地说。

据了解,为进一步帮助民族文化产业加快发展,云南省税务部门不断创新宣传方式,结合民族文化节日向企业解读税收政策清单和指南,及时响应企业诉求,为企业排忧解难。与此同时,根据少数民族语言特点提供的双语服务,更为企业发展增添了“税务温度”。

永德某茶叶有限责任公司是一家深耕于民族地区的老牌茶企,成立至今已近20个春秋。作为当地土生土长的俐侎人,公司法定代表人字太久表示:“企业的大部分员工和我一样是俐侎人,对于汉语的掌握程度不高。2022年的茶叶销售旺季,税务干部主动上门,用俐侎语指导我们一步一步开具发票,真是亲切又暖心。”

同样为双语服务点赞的还有马关县某民族文化开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罗太仙:“有了‘双语团队’的帮助,涉税方面我们再也不用担心语言不通的问题,下一步我们打算吸引更多的苗寨村民加入我们的合作社,扩大生产规模,让更多人喜欢上美丽的苗族服饰。”

“税惠之剪”“裁”得民族特色旅游博得满堂彩

屏边苗族自治县有“中国最南端的春城”之美誉。在“税惠春风”的吹拂下,屏边文化和旅游市场全面回暖复苏,这座苗族小城的烟火气也越燃越浓。

屏边县某酒店是当地民族文旅行业的代表企业之一。由于近年市场不景气,酒店商旅旅客与跨省游旅客的客源均不稳定,酒店一度陷入停业的僵局。2022年,在当地税务部门的辅导下,该企业申报享受了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免征销售收入191万余元,小微企业六税两费减免税款合计11万余元,及时送到的税费优惠“大礼包”成为了该公司破局自救的“对症良方”。

“税费优惠政策为我们盘活了资金利用空间,下一步我们打算在保障原汁原味苗族山居生活的前提下,继续增设休闲娱乐项目,打造当地民族特色旅游发展新样板。”该公司财务负责人彭辉说道。

在楚雄州永仁县的外普拉传统村落,彝族服饰上银器碰撞的声音、游人如织的欢声笑语为这座沉寂已久的村庄带来了生活的气息。近年来,当地围绕元代三层土木结构夯土建筑特色,成功申报了国家级森林乡村、云南省旅游名村,当地村民也抓住机会自发成立了颇具彝族特色的永仁县某生态旅游合作社。

谈起创业的经历,合作社经理夏学芳表示:“合作社成立以来,税务部门每年都为我们带来‘税惠套餐’,仅2022年我们就申报享受了小规模纳税人免征增值税免税销售额55万余元,减免税费1.6万余元,大大减轻了我们的经营压力。”

“有了税收政策的扶持和税务部门的保驾护航,未来我们将把传统文化与特色村寨建设相结合,进一步培育壮大民族特色旅游,带动乡亲们致富增收。”夏学芳对村寨未来发展充满信心。

云南省税务部门有关负责人表示,将继续贯彻落实以“办好惠民事·服务现代化”为主题的便民办税春风行动,用税收现代化进一步精准助推少数民族特色产业行稳致远。(牛思轶)

(责编:徐前、朱红霞)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