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云南频道>>州市

云南牟定:以“绿色”为笔 绘就生态画卷

2023年02月09日14:33 | 来源:人民网-云南频道
小字号

一方好山水,满眼皆覆绿。置身清河村,空气清新,令人心旷神怡、精神舒畅。地绿、天蓝,云白、水清,空气新鲜,环境优美,处处一派绿意盎然、生机勃勃的美丽景象。

近年来,地处云南省楚雄州牟定县共和镇山区的清河村,坚持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以生态环境优势促进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以“绿色”为笔绘就生态画卷,让党员群众在绿水青山之中共享自然之美、生活之美。

牟定县共和镇清河村委会稗子田村房前屋后见缝插绿。卢敏摄

牟定县共和镇清河村委会稗子田村房前屋后“见缝插绿”。卢敏摄

与绿同行,坚守生态理念。清河村党总支夯实战斗堡垒,把守护绿水青山、创造“金山银山”作为必学主题,严格落实“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制度,烧旺组织生活“熔炉”,引导党员干部坚守生态保护底线。将山、水、林、田、湖、草、路作为工作要素,定期开展“植绿护绿,美化家园”行动,凝聚群众的共识和力量,共同守护碧水、蓝天和净土。目前,在广大村民生活中,爱绿护绿已成为常态和自觉。

“点绿成金”,发展绿色产业。在保护绿水青山的同时,村党支部坚持“生态保护+特色产业”思路,依托本地生态资源优势,争取挂点帮扶单位楚雄州烟草专卖局的资金支持,根据当地发展实际和群众意愿,以巩固脱贫成效和推进乡村振兴为核心,大力支持发展富民兴村的竹笋种植产业。自2017年以来至今,共投入帮扶资金35余万元,全村发展竹笋种植700亩,年产量约7000公斤,产值70万元,让竹农在家门口增收致富。

此外,为擦亮清河竹笋土特产金字招牌,助力竹笋产业成为群众有奔头的绿色产业,楚雄州烟草专卖局驻村工作队邀请楚雄技师学院竹笋种植专家深入实地,了解竹农种植竹笋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对如何科学繁育种苗和增加竹笋产量与竹农进行了交流探讨。开展竹笋种植管理技术培训2期,参加培训群众650余人次,制定了竹笋种植技术手册,内容涵盖了砍伐老竹、合理施肥、留养母竹、科学采笋、覆土养笋、清除竹蔸、病虫害防治等关键技术要点,发放技术手册200余册。

当昔日荒坡地“长”出了绿色经济,竹农们的美好生活也被点亮了。2023年,清河村委会将继续整合区域内竹林资源,加强竹笋精细化管理的指导,并充分调动竹农投入竹林生产的积极性,加强竹林科学管护,引导竹农合理采伐,兼顾采育,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为高质量发展注入了绿色新动能。

以绿为底,建设绿美家园。村党总支以“绿进农户、绿满清河”为生态构想,围绕“净起来、美起来、绿起来、亮起来”创建目标,加快推进垃圾分类处理,源头减量,每个自然村建一个垃圾分类回收点,按照不同类别制定回收价格,分类回收,分类收集,分类处理,教育引导群众共建绿色家园。目前,清河村委会配备垃圾箱12组,勾臂背式垃圾箱2个,覆盖清河12个村民小组,定期开展垃圾清运。

牟定县共和镇清河村群众采收竹笋。卢敏摄

牟定县共和镇清河村群众采收竹笋。卢敏摄

同时,围绕水塘沟渠、村头巷尾、房前屋后等领域,对私搭乱建、断壁残垣等开展集中清理,种树木、拓绿地、建游园。2022年,清河村委会聚焦农村人居环境改善,投资86.82万元开展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其中楚雄州烟草专卖局捐赠资金72万元,群众投工投劳投物折资14.82万元,集中建设稗子田、扭柴河村2个美丽村庄建设及4个村32盏太阳能路灯安装。

目前,裸露土地植绿2750平方米,辐射带动群众房前屋后两侧种花种菜,播撒花种50公斤,美化村间小道1156米。现在的清河村,一入春夏,推窗见绿、出门见园、行路见荫,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村在林中、户在绿中、人在景中”已然成为“烫金名片”。

美景背后,既是清河村写好“绿色文章”,擘画生态文明建设的答卷,也是清河村委会群众上下奋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生动实践,更是人民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丰硕成果。

写好“绿色文章”,助推乡村振兴。“我们将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不动摇,把清河村打造成‘看得见山、望得见水、留得住乡愁’的绿色家园,让老百姓都过上美好的生活。”谈起下步发展,清河村驻村第一书记鹿森自信地说。(卢敏)

(责编:木胜玉、朱红霞)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