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云南频道>>州市

云南澜沧:“土疙瘩”成了“致富宝”

2022年11月04日10:03 | 来源:人民网-云南频道
小字号

秋去冬来,云南省普洱市澜沧拉祜族自治县拉巴乡南列村迎来了松茯苓丰收的时节。在松树地里,随处可见农户采收的忙碌身影。松茯苓种植产业不仅为当地群众提供了弹性就业岗位,茯苓“土疙瘩”也成了乡亲们的“致富宝”。

沿着树根挖开一个个小土堆,取出埋在里面的袋料,经过农户的简单处理后,袋子里的新鲜茯苓破土而出,地里堆放着不规则块状、大小不一的松茯苓,再经过搬运,送入当地的收购点进行出售。

云南澜沧:“土疙瘩”成了“致富宝”-。澜沧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茯苓丰收。澜沧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茯苓为生长在松树根部的寄生真菌,又称松茯苓、茯灵,广泛应用于医药和保健领域,被誉为“中药八珍”之一,有止口焦舌干、镇静养神、抗衰老提高免疫力等作用,一直被人们视作珍品,发展茯苓产业有着广阔的市场前景。

澜沧县拉巴乡南列村2022年种植780亩茯苓,据了解,当年种植的茯苓因生长程度不同,自当年的10月份到次年的9月份分为三批才能完成采收。第一批采收的松茯苓亩产可达1吨左右,亩产值可达8500元。全村第一批预计共有260吨左右的产量,按照目前每公斤7—9元计算,产值可以达到182万元至234万元。

云南澜沧:“土疙瘩”成了“致富宝”-。澜沧县融媒体中心供图4

茯苓丰收。澜沧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湖南某茯苓科技有限公司相关技术人员表示:“从10月8日来到南列村收购茯苓,到目前总的收购产量已达100多吨,平均每天这里交易量在10吨左右,这个产量根据目前的行情也能取得很好的效益。”

据悉,南列村依托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禀赋,将林业管护与群众增收相结合,把生态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让群众共享产业红利。同时通过种植茯苓,群众加深了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认识,实现了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相融共赢。(庄胜楠 澜沧县融媒体中心供稿) 

(责编:徐前、朱红霞)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