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大伙干 向着幸福奔

秋天,是收获的季节,遍地斑斓的丰收色彩,装点着玉溪市元江县因远镇因远社区奔干小组的每个角落。近年来,奔干小组抢抓新机遇,向着幸福奔,稳住农业基本盘,实现了良田千亩连片,村民幸福满满,生活欣欣向荣,美丽乡村的画卷正徐徐铺展开来。
邓雪平查看电能烤房。
瞄准新机遇,紧抓“新基建”
为持续推动现代农业建设和乡村振兴,实现集体增实力、农民增收益、产业增效益的有机统一,因远社区党总支始终坚持落好村级集体经济这颗“关键子”,着力抓好基础设施建设,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在今年年初提早谋划,平整好奔干小组老路西沟边的土地,积极向元江县烟草公司申请建设电能烤房,赶在烘烤季来临前落地建成,七月以来一刻不停地在“开足马力”烘烤烟叶。
5座电能烤房群自建成后便由奔干小组村集体统一管理,每年按照800元/间的价格租给农户使用,成为了村集体经济的又一重要来源。
“以前一到烘烤季,烤房群就开始搭伙吃饭,热闹得很,现在你想在烤房群找个人都难喽!”说起烤房的变迁,因远社区党总支书记邓雪平满是感慨。从用手判断温湿度的老烤房,到密集式烤房再到如今的电能烤房,村民们从“不想用”到“不够用”,邓雪平见证了这一变化。“在烟叶烘烤方面大家都是‘老把式’,经验丰富,觉得自己原来的烘烤方式好,但当体验到电能烤房物联网智慧化烘烤的便捷和烘烤出的高品质烟叶后,大家都开始纷纷抢着用了。”邓雪平介绍说。
“两手不黑鼻子不灰烤不出好烟”的烘烤方式将渐渐成为历史,“明年,我们要申请多建些电烤房。”村民们向邓雪平反映道。
探索新路子,做活“花经济”
春种秋收,秋种春收,走出四季丰收新路子。因远社区积极探索新路子,发展多元产业,通过“订单企业+农户”的模式引入“花经济”。
这不,在丰收的喜悦中,奔干小组的李学林又开始了新的忙碌。除了烤烟种植能手的身份外,李学林还是“除虫菊”产业种植的带头人。作为天然杀虫植物之一的除虫菊,素雅恬淡的外表下,发挥着大大的作用。除虫菊经济高效、绿色环保、收益稳定,不仅符合绿色生态种植标准,也适宜在烟后种植,实现土地轮作的同时,促进当地经济的长足发展。
“去年我用1500元/亩的价格流转了115亩土地来种植烤烟,采烤完烤烟后又接着种植除虫菊,这一决定给我带来了不少收入嘞!”由于除虫菊耐旱、适应性强、好管理且花期长,一季可分批采摘4到7茬,深受当地村民们的喜爱。“农民嘛,不怕苦,就怕东西卖不出去,签了订单心里就踏实了。”李学林的除虫菊产业,从去年的40亩扩大到今年的200亩,平均亩产值可以达到4700元/亩,看到去年李学林收成不错,大家纷纷向他“讨经验”。
在李学林的带领下,奔干村开辟了云南省新的规模化商业种植除虫菊的区域,成为了当地的第二大订单产业。经过一冬的蛰伏,来年春天,“花经济”将实现产业链的延伸,漫山遍野的除虫菊花海将吸引着一批批游客的到来,将 “颜值”变产值。游客在这里体验白族风情文化,品尝地方特色美食,为因远镇增添一道靓丽的风景线,除虫菊美了乡村,也富了村民。
稳住基本盘,走好“振兴路”
“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为了让村民们的“钱袋子”都鼓起来,奔干小组党支部立足实际,充分发挥党员模范带头示范作用,进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团结和带领村民大力发展烤烟、茶叶、除虫菊、菜豌豆等特色产业促增收。如今,奔干小组成立了多个农业专业合作社,进一步盘活当地土地资源,推动土地集中流转,为当地村民们提供专业化、系统化、集成化的农业服务,稳住发展的基本盘,走稳、走好乡村振兴之路。
除虫菊的花语是“默默地守护”,就像邓雪平与李学林这样千千万万个朴实的“带头人”,向着幸福奔,带着大伙干,用自己的方式默默守护着祖祖辈辈留下的这方沃土,在这里发展,在这里致富,在这里振兴。(杨静)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