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家一年的北上南归象群现在怎样了?

还记得2021年云南那群北上南归的亚洲象群“短鼻家族”吗?
打架、午睡、偷吃酒糟……
这些高萌名场面,每一个都让人不得不爱
如今,它们回家一年啦
这一家子现在过得怎么样了呢?
小象前后对比。视频截图
这是去年旅途中出生的那头象宝宝
去年,它还需要在妈妈的帮助下才能跨过沟坎
今年已经长大壮实不少
小短鼻家族在野象谷。云南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护局供图
有的则结识了新朋友
2022年4月—6月,生活在野象谷的“短鼻家族”。云南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护局提供
有的则成了“社交达人”,经常去其它象群“串门儿”
“短鼻家族”喜添新丁。云南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护局提供
但最令人惊喜的是
“短鼻家族”又添新丁啦
专家推断
这头小象可能是在今年1月5日或者6日出生的
专家推断,小象可能是在今年1月5日或者6日出生。云南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护局提供
总之,在当地政府和群众的精心保护之下
目前,每一个成员都身体健康、生活无忧
除了喜欢去野象谷遛个弯儿外
其余大部分时间都待在西双版纳勐养子保护区内
2021年6月7日9时27分,北上南归象群在昆明市晋宁区夕阳乡赖家新村山林地里睡觉休息。云南省森林消防总队供图
在过去的近40年间
中国亚洲象的野外种群数量从仅有的150头左右
增长到现在300余头 数量翻了一倍
这些离不开当地政府和群众为此付出的艰辛努力
亚洲象在普洱市江城县境内的“大象食堂”进食。江城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为保护亚洲象
云南建设大象监测预警平台
创立野生动物公众责任险
建立“大象食堂”
2022年云南省政府工作报告
还把“亚洲象国家公园的争创工作”写入其中
……
可以说,为保护亚洲象,云南竭尽全力
连一些外国专家都称赞说:
“在保护野象方面,中国做的工作很有意义,走在了世界前列。”
野生亚洲象误入水池,人们填土救助。云南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护局提供
也许,会有人有这样的疑问
“我们为什么要保护亚洲象?”
在生态学家看来
保护亚洲象就是保护物种多样性、保护生态平衡
大象体型庞大,食量大
排出的粪便能成为很多中小型野生动物、昆虫如屎壳郎的美食
也为植物种子传播提供途径
大象在密林中踏出的象道
也促进了动物的扩散
是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的桥梁
保护亚洲象就是保护物种多样性、保护生态平衡。云南省森林消防总队供图
如果真的有一天
亚洲象灭绝了
那对于热带雨林来说,将会是致命的伤害
因此
保护亚洲象
不仅仅是在保护亚洲象这个物种
而是在保护一个非常庞大的生态系统
构建“人象和谐”只有起点,没有终点。普洱市林草局供图
我们也知道
亚洲象保护工作没有现成的经验可借鉴
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一个永恒的话题
在实现“人象和谐”的路上
只有起点,没有终点
而云南,也一直在路上……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