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靖陆良:兴水利绘就高质量发展新画卷
党的十八大以来,云南省曲靖市陆良县紧紧围绕“兴水强县”战略目标,抓机遇、兴水利、优环境、促生态,以水兴农、以水惠民,为陆良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水务力量。
陆良县莲花田水库水源地植被良好、水质良好。
十年间,陆良创新农田水利改革领跑全国
在陆良县小百户镇炒铁村,连片的高品质露天蔬菜长势喜人,即使在炎热的夏日,在高标准农田喷灌的作用下,蔬菜也显得格外脆嫩。傍晚时分,村民王国生拿着水卡在射频刷卡器上一刷,田间的喷灌瞬间喷洒出水花,王国生则在一旁跟邻田老乡探讨要种植何种错季蔬菜增加收入。
7月中旬,本是玉米抽穗结苞的黄金阶段,然而炒铁村的水果玉米收割已进入尾声,王国生抢抓时间收完玉米又种上小白菜,他说这完全归功于农田水利的改革,让田间管理便利了很多,也极大地提高了农作物错季种植的成活率。“过去种地都要靠天落雨、靠拉水才能种出庄稼,现在种地太方便了,水卡一刷就出水,错季种植蔬菜都没问题。”王国生说道。
农田水利改革是党的十八大以来陆良县的重点水利工程,2014年,陆良县以炒铁村为试点,投资2700余万元建成恨虎坝中型灌区微灌高效节水设施,覆盖农田10000亩。农田水利改革让当地产业由过去单一的烤烟种植逐步向蔬菜、玉米、土豆等多品种种植转变,改变了群众“靠天吃饭”的现状,实现了“靠田致富”的梦想。
陆良县小百户镇炒铁村党总支书记钱建祥介绍:“十年前我们的亩产值只有3000元左右,现在产业的多元化、多季节种植,亩产达到了1万元以上,群众的人均收入也由过去的3000多元增加到现在的1.8万元以上。”
在农田水利改革探索中,陆良县大胆创新,引入社会资本和市场主体,建立初始水权分配机制、水价形成机制、节水奖励机制、合作社参与机制等7大运行机制,从根本上解决了水利设施建设成本大、管护难的问题,先行先试的模式领跑全国农田水利改革工作,在全国多地推广复制。
据介绍,“十三五”期间,陆良县建成高效节水面积16.58万亩。“十四五”期间,预计再建9万亩,为乡村振兴奠定扎实的水利支撑。
陆良南盘江综合治理后打造的生态景观。
十年间,陆良全面解决了100多个村委会的饮水安全问题
饮水是最大的民生要事。龙海乡、活水乡是陆良境内海拔最高、饮用水最为缺乏的乡镇,受自然因素的制约,过去村民生活用水都是“靠天解决”。为解决龙海山区群众饮水问题,多年来,陆良县水务局先后在两乡镇投资4650万元,实施爱心水窖工程,建设了15500个水窖,基本解决了龙海山区群众饮水难的问题。龙海乡核桃村村民张富见说:“过去我们只能到很远的地方拉水来吃,后来修建了小水窖,饮水问题基本得到解决,但是如果年份雨量不好,吃水还是会受影响。”
为让群众喝上干净、卫生的自来水,2021年,陆良县水务局投资2.34亿元启动农村供水保障3年专项行动,新建处理水厂5座、泵站10座、供水管道74.6公里、配水网管1596公里,项目覆盖龙海乡、活水乡、召夸镇三个乡镇。目前工程正在加紧作业中,预计年底能建成投入使用。项目建成后,将有效提升三个乡镇10.27万人口的饮水质量,让山区、半山区群众也吃上安全、干净、卫生的自来水。
让群众“喝上水”到“喝好水”,十年间,陆良县水务系统通过饮水安全巩固提升项目、农村供水保障三年专项行动等项目,兴建大坝冲水厂、松山水厂、大坝冲至县城抗旱饮水工程,强化农村水源点管护、加大农村饮水管网建设,通过光伏提水、浮船取水、净水设备的升级改造、智能水表的配套安装等措施,保障农村饮水安全。
陆良县水务局副局长张洪波介绍说:“十年间,陆良县多方筹资4.2亿元,对农村饮水工程进行新建、改扩建和巩固提升。截至目前,全县共建成农村集中式供水工程211件,分散式供水工程24523件,覆盖农村人口从十年前的49万人增长到现在的57.73万人,农村自来水普及率从69%增长到94.12%,农村饮水从解决饮水困难到保障饮水安全有了质的提升。”
陆良县农田水利改革应用节水模式助力产业发展。
十年间,陆良水利工程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88.79亿元
十年来,陆良县扎实开展了中小河流治理、水源工程建设、饮水安全项目、五小水利重点县建设、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渠系配套及灌区建设、脱贫攻坚及农田水利改革等各项重点工作,共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88.79亿元,完成215件水利项目建设。
在抓实兴水利、除水患工作的同时,陆良县将水环境综合治理作为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又一重要抓手,通过投资12.7亿元对县域内水系进行综合治理,构建新老盘江和阎芳河为骨架的水系格局和“一心三带”的滨水景观格局,通过水系连通、水美乡村、河道绿化、美化等措施,改善水生态环境,提升延河群众居住环境。
与此同时,以河长制建设为抓手,建立三级河长四级管理体系和多部门联合巡查机制,发挥“河长+检察长”工作合力,加强水环境常态化管护力度,实现环境优、生态美的社会效益。
据介绍,在水利工程建设中,陆良县以水系为脉络,以河长制为抓手,坚持工程建设与管理并举,突出水资源保护与利用并重,统筹推进水安全、水生态、水文化与产业发展有机结合,不断加强水生态综合治理,努力实现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目标,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水环境的向往。(桑俊燕、史延波 文/图)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