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云南频道>>社会>>视点

“扶荔宫”,展示植物独特之美

2022年08月05日11:20 |
小字号

“扶荔宫”是世界上最早有文字记载的温室,汉武帝时期曾建于上林苑中,用于栽种南方佳果和奇花异木。著名植物学家吴征镒院士借用此典故命名该温室群。经过多年建设,“扶荔宫”已保存特色植物2500余种,成为国内外独具特色的现代展览温室群和开展物种保育、科研试验观察、知识传播与环境教育的重要平台。

从1944年起,“扶荔宫”建设经历了早期探索阶段、初步成型阶段、扩大发展阶段和提升完善阶段,饱含着几代植物研究者的不懈努力。

进入21世纪,“扶荔宫”进行了扩大和提升改造,2016年正式对外试开放。如今的“扶荔宫”以主体温室最为雄伟壮丽,整个温室占地4200平方米,由热带水生区、热带水果区、热带雨林区、热带荒漠区组成,收藏植物达1800余种。

在温室群中行走,用废弃船板搭建的曲桥跃然水面,让历史的物件与现代的建筑融为一体;隐花植物馆以岩石、古木、小桥、溪流等,模拟隐花植物原始古老的生态环境。多年来,“扶荔宫”建设管理团队继承和发扬老一辈科学家胸怀祖国、潜心科研的精神,赋予这个温室群“科学内涵及艺术外貌”,充分展示“植物王国”丰富的物种多样性和别具特色的生态景观。

据介绍,“扶荔宫”收藏的植物品种以我国的特有植物为主,收藏品种基本实现覆盖世界五大洲。食虫植物馆已保育展示食虫植物达680个分类单元,其中原生种有378种,数量为全国植物园之冠;隐花植物馆保育鹿角蕨等130余种蕨类植物及泥炭藓等60余种苔藓植物。

在承担科普教育功能的同时,“扶荔宫”也为科研工作者的研究提供了有力支撑。物种的大量保育,让不少省外科研团队不需跋山涉水前往植物的野外生境中去寻找样本,也为中科院昆明植物所的研究人员提供了更多的观测数据。

针对近年来兰花植物已全部成为濒危植物的现状,“扶荔宫”建设兰花馆,以塑石、溪流、廊道等园艺元素,还原兰花的自然生长环境和生态群落模式。馆内收藏有地生和附生兰科植物600余种,其中附生的石斛属植物400余种。

来源:云报客户端 

(责编:木胜玉、徐前)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