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云南频道

云南西盟边境乡村的“小康梦”

2022年07月10日09:48 | 来源:人民网-云南频道
小字号

七月的云南西盟,迎来了雨季高峰,在新厂镇代格拉村,趁着难得的晴天,村民岩伟准备给自家来个大扫除。扫尘、拖地、洗衣,伴随着洗衣机流水声,污水自排水管流进下水道,代格拉村群众的生活也讲究了起来。

云南省普洱市西盟佤族自治县新厂镇代格拉村一角。西盟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云南省普洱市西盟佤族自治县新厂镇代格拉村一角。西盟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自从村里治理‘两污’以后,厨房、卫生间生活用水都能直接排进下水道,污水不会乱流了,夏天的寨子花果飘香,我们住得也舒心。”村民岩伟笑着说。

村民岩伟感慨地说:“过去,生活用水都是随手一泼一倒,冬春两季还好,到了夏秋季,太阳一晒,不仅味道不好闻,还招苍蝇和虫子,环境卫生别提多糟糕了。现在村里污水处理站建好了,全村的生活污水都可以往那里排,污水还能净化。”

自现代化边境小康村建设在西盟启动以来,代格拉村重点围绕村域发展和建设问题,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为抓手,聚焦现代化边境小康村“基础牢、产业兴、环境美、生活好、边疆稳、党建强”的总要求,统筹谋划村寨发展定位,锁定3年建设21个项目内容,村域“蓝图”徐徐展开。

云南省普洱市西盟佤族自治县新厂镇代格拉村全貌。西盟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云南省普洱市西盟佤族自治县新厂镇代格拉村全貌。西盟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房前屋后的“小管理”带动乡村人居环境“大提升”,持续扮靓代格拉村的风貌,村民的幸福指数也提高了。代格拉村还把人居环境治理写入村规民约,用村规民约“约”出乡村新风尚。

“实行每天1小扫、每周1大扫制度,共同维护环境卫生。通过‘门前三包’和奖惩机制,引导村民逐步养成卫生习惯。”代格拉村党总支副书记岩强说,按照“规、改、建、管、融”的建设模式,代格拉村通过“两污”治理、垃圾清运、无害化卫生户厕建设等项目的实施,让寨子“脏乱差”情况得到改变。

如今,走进代格拉村,家家门口花开蝶蜂飞,进村路两侧排水沟干净,每家生活污水直接排入小菜园的化粪池,而这一切的变化,也在潜移默化的影响着村民们的生活方式。

建设现代化边境小康村,不仅要村子美,还要有实现“小康梦”的好途径。按照西盟县“一县一业”肉牛发展目标,代格拉村立足于稳定传统产业的同时,利用资源优势,采取“合作社+集体+农户”的模式稳步推进肉牛产业,通过“党建+集体+基地”的模式,利用林地空白区开发林下种植,由党支部牵头,党员带头,群众共同参与,试点套种50亩珠芽黄魔芋。

云南省普洱市西盟佤族自治县新厂镇代格拉村。西盟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云南省普洱市西盟佤族自治县新厂镇代格拉村。西盟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时下正值盛夏,刚结束巡边任务的党员岩长朵,还来不及回家,就来到村里的魔芋示范基地,一边除草、一边检查魔芋田,一株株魔芋幼株苗壮叶绿。

“我家魔芋4月下种,才两个多月就长这么好,村里引进的这个产业很好,我家又增加了一个增收项目。”岩长朵说。

岩强介绍,过去村里种植的大多是稻谷、玉米、小麦等低产值作物,村民一年辛苦下来收益很少。代格拉村依托良好环境资源,开发林下种植产业,充分发挥党员带头作用,引导村民共同寻找产业发展新路子,建立魔芋种植示范基地,跳出传统产业“舒适圈”,为村寨实现可持续发展开辟新道路。

岩长朵笑着说:“等今年试种成功了,村里打算扩种到400亩,这样年底分红就很可观了。”

据悉,西盟县计划用三年时间,按照“基础牢、产业兴、环境美、生活好、边境稳、党建强”6个方面19指标逐步实施,推进14个现代化边境小康村建设,计划实施项目458个,计划投入资金5.11亿元。(李毅、邹伟琦 西盟县融媒体中心供稿)

(责编:徐前、祝鸿伟)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