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云南频道>>中国共产党新闻网云南分网>>云岭时评

基层“感性经验”千金难买

2022年05月30日09:02 | 来源:人民网-云南频道
小字号

在哲学认识论上,认识分为两个阶段: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感性认识是人们在实践中通过感觉器官获得的认识,理性认识是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通过概念分析推理得出的认识。感性认识反映事物现象,理性认识把握事物本质。这是我们中学课本里学到的知识,听起来,好像理性认识一定比感性认识“高级”。但在实际工作中,尤其是在基层一线和群众打交道,不能忽视了“感性经验”的价值。

要做到“和群众打成一片”,调查研究和开展工作就要深入一线,要把话说到群众心坎上,这些都离不开“感性经验”。有些所谓的“理性认识”未必正确,指导实践也可能存在偏差;而有些“感性经验”凭直觉就能知道群众在想什么,感情上也和群众坐在一条板凳上,十分珍贵。有些刚毕业的高材生,满腹经纶,但和群众对不上话,甚至“四体不勤五谷”;而有些老支书,文化水平不高却群众威望很高。因此,不能笼统强调感性和理性的高低贵贱,要看群众认不认,能给群众带来什么。

在基层工作的党员干部,整天和群众打交道,对农村社区的情况熟悉,明白张家长李家短。这是“近水楼台”,也是做好工作的前提。党的执政基础在基层,如果没有基层党员干部和群众的心心相通,这个“基础”就会打折扣。当然,在基层也有直接面对矛盾的一面,有时候难免有些“负能量”。但只要“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最终收获的都是感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中,多少工作队员“几年驻村经历,一生农村情谊”,就是生动的注脚。所以,抱着真诚善意开展工作,才能收获泥土的芳香。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身入基层,心也在基层,时间长了,褪尽浮华,饱满朴实的气质有了,群众工作的本领也见长了。我们老一辈的老干部,急难险重冲在前,干农活也是一把好手,让群众打心眼里服气,组织群众调解矛盾就有底气。在基层工作,要多培养群众观念和感情,要团结绝大多数,不能把个别群众看成对立面。感情是“感性经验”的重要方面,这个立场站稳了,这份感情深厚了,在群众中就会“耳聪目明”,工作起来更加得心应手。

遗憾的是,现在一些县乡干部,或者由于办公室案头工作压力大,或者出于通讯方便,下乡进村入户反而少了。这个现象值得警惕,“键对键”代替不了“面对面”,微信图片视频代替不了工作现场,办公室里、电脑上工作毕竟缺乏真情实感。中央三令五申要力戒官僚主义、形式主义,要减轻基层负担,就是为了大家有更多的时间精力深入一线解决问题。或许一千个感性经验,才能上升为一个理性经验,但无数个正向的感性经验汇聚起来,既是大政方针实事求是的保障,也是群众民生福祉所在。

金杯银杯不如群众口碑,县情乡情连着群众真情。让干部多走出办公室,走出文山会海,走进广阔的田野,走进火热的实践,和群众想在一起干在一起,多些以心换心甚至难舍难分,多些真挚的“感性”。(施春霞)

(责编:木胜玉、朱红霞)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