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云南频道>>财经

昆明理工大学副校长易健宏:

高校引领支撑前沿技术创新及全链条协同创新

2022年01月11日16:18 | 来源:人民网-云南频道
小字号

人民网昆明1月11日电  (李发兴)云南省依托稀贵金属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于2018年启动实施“云南省稀贵金属材料基因工程”重大科技专项(下称“专项”),打造云南新材料产业发展新格局。专项涉及多个企业、高校院所,在前沿技术创新以及全链条协同创新方面,高校发挥了哪些作用?

1月11日,昆明理工大学副校长易健宏在“云南省稀贵金属材料基因工程”重大科技专项进展新闻发布会上介绍,高校在前沿技术创新以及全链条协同创新方面,主要发挥了引领和支撑两大作用。

材料基因工程是材料领域的科技前沿,是新材料研发的新方法、新理念和新范式;是材料工程与信息工程的深度融合。而在这一全新的领域,无论是其中包含的机器学习、数据挖掘,还是高通量表征和高通量制备,都有许多新知识、新手段与新探索。而高校具有多学科交叉、强人才队伍以及厚研究积累的优势,是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的结合点,能更好地与企业、科研院所合作,发挥在该领域的引领作用。  

由于材料基因工程的“新”,高校不能满足于知识“软”的支撑,还要有平台“硬”的支撑。一方面学校组织了跨学科的材料基因工程研究队伍,昆明理工大学、云南大学等高校整合了材料学科和信息学科为主体的研发队伍,吸引了包括多层次、高层次人才在内的近百名科技人才参与研发工作,同时也先后成立了材料基因工程研究院、研究中心,建成了高通量计算平台和高通量制备平台,这些公用平台都是对全省企业和科研院所开放的。昆明理工大学建成的多维度材料基因工程高通量制备平台,就是结合贵金属集团、云南锡业、云南铝业等企业的需求,共同建立的联合实验室,形成材料基因工程人才培养的基地,促进有色稀贵金属材料产业快速发展的研发基地,从而更好地发挥高校的支撑作用。

易健宏说,专项的实施,一方面通过促进多学科交叉、以及跨学校、跨区域的合作,提高了科教融合与产教融合水平,同时也通过产学研紧密合作,产业技术联合攻关,形成了云南省“打造平台、 面向产业”的材料基因工程研究开发特色,更好地践行了科技创新“四个面向”的战略部署。具体来说,在面向世界科技前沿方面,积极提高基础研究能力,高等院校发挥了人才和理论基础优势,材料信息学科交叉布局,抢占高通量制备与表征等基础研究的制高点;在面向经济主战场方面,立足云南有色稀贵金属材料支柱产业,实施科技资源开放共享,建立新型校企合作研发平台;在面向重大需求方面,瞄准航空航天、交通、通讯等国家重大需求,高校做好新材料前瞻性研发,支持企业新材料产品提前布局,服务云南新材料产业高质量发展;在坚持面向人民健康方面,提高有色金属材料产品攻关效率,降低新材料研发成本,从而推进了新材料的绿色研发和生产,进而实现了对接世界科技前沿的新跨越、产学研紧密合作的新跨越和大团队多学科协同创新的新跨越。

据悉,截至目前,专项已形成了全国性“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组织模式,实现了全链条创新布局;已基本建成支撑稀贵金属新材料快速、低成本研发的3大公共平台和5个专业研发平台,加速了新材料研发新模式的转变,初步构建了材料大数据驱动稀贵金属新材料研发的协同创新体系,突破了一批材料基因工程先进技术,支撑快速研发了一批稀贵金属新材料产品,其中10余种产品实现了产业化或迭代升级;支撑启动了一批“军令状”制重点新材料限时攻关及产业化科技项目的实施,促进了重大科研项目资源配置、组织实施、管理评价等方面的创新。

(责编:木胜玉、朱红霞)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