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史崇德强担当”系列报道三
郭文荣:星光下的赶路人

在近日云南玉溪税务部门举办的“榜样在身边”先进典型宣讲暨“两优一先”表彰会上,今年6月刚获得全国税务系统百佳县税务局长(书记)的郭文荣同志的先进事迹备受瞩目,而熠熠星光的背后,这一路走了多久,也许只有赶路的人才深有体会。
从玉溪市区到华宁县有53公里,这一条路,郭文荣同志一走就是5年半。2015年7月,他服从组织安排,从市局到县局。5年半时间里,他把根深扎在基层,主政原华宁国税以及机构合并后的华宁税务,躬身实干,一路前行。刚到地方时,当地税源结构单一、税源匮乏的情况让他深感组织收入的形势严峻,“必须主动出击”是他的第一想法。说干就干,他深入企业调研,对全县重点税源企业和重大建设项目进行深入税源分析和收入测算,很快便摸清了地方的税源结构,更是牢牢掌握住了组织收入的主动权。同样,在征管体制改革中,在税收征管、纳税服务、行政管理、队伍建设、基层党建等各项工作中都能看到他亲力亲为的身影。
在很多人眼中,郭文荣似乎总有用不完的精力,并且精通各种业务,善解各种难题。只有他笔记本上密密麻麻地记录,办公桌上业务书籍和文件材料上的各种下划线和标记符号知道全能的他付出了多少刻苦钻研的努力和精益求精的汗水。同事们都说他“有魄力、有能力”,而他说,“责任”二字重如泰山。
在他的带领下,华宁税务一路取得多项荣誉。2017年,原华宁国税在原全市国税系统率先推行旅客运输行业“以票控税”征管模式;2018年,华宁税务积极探索建立“管事+管户”团队化管理征管模式,同年,华宁税务组织绩效成绩位于全市第一;2019年,华宁税务被评为“全国税务系统先进集体”、连续4届被评为省级“文明单位”。这一条路,他走得艰辛却无悔,走得踏实而坚定。
都说家庭和事业的天平难以平衡,每每想起一双聪明可爱的女儿,这位无所不能的“钢铁侠”内心却总是泛起阵阵涟漪。小女儿在他异地任职期间出生,坚决不做“走读干部”的他,却也只能在周末有空回家的时候尽可能多地陪伴妻子和女儿。在小女儿出生后,他总算休了一个月的陪产假。2020年春节,刚跟家人吃过团圆饭,疫情暴发后,他安慰好妻子,给大女儿下达了帮助妈妈的任务,备足了妻女三人的日常生活物资,特别是未满周岁小女儿的奶粉尿片,他又第一时间赶回了县税务局,坚守岗位,一头扎进疫情防控工作中。这些年来,不能更多地陪伴女儿们的成长总让他心里有些许愧疚。但是在内心深处,他也希望能够言传身教,用踏实勤奋、积极进取的工作态度,为女儿们以后的成长道路提供方向。
2020年12月,郭文荣同志到国家税务总局玉溪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税务局就任“一把手”,这一次,回家的路更近了,但他却深知,肩上的担子更重了。机构设置不健全、人员配备不足等多个难题就像一座座大山挡在了他的面前。“办法总比困难多”,这是他对干部职工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在他的带领下,高新区税务局聚焦主责主业,优岗责、理机制、强培训、增本领,大力强化税收征管,大厅“一窗式”办理、网上办税费辅导中心、探索税源管理新模式等一系列措施先后被推出,多项重点工作受到上级和地方党委政府主要领导的肯定和表扬。高新区税务局也被列入第十届玉溪市文明单位建议推荐公示名单,干部职工的精气神进一步提振,各项工作高质高效开展。
今年9月的一天,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响起:“高新区有一家企业存在开票异常情况,你们马上去核查。”而打这个电话的人,正是郭文荣。工作人员立马开展实地核查,果然发现产能不匹配的情况,并令其立即整改。正当大家都感慨并好奇郭文荣是怎么能如此快速精准发现异常情况时,才发现原来郭文荣一直都坚持着一个工作习惯,无论再忙,他每天都会抽时间去系统里查看辖区纳税人的开票开具取得和纳税申报情况,并进行实时分析研判,全面掌握辖区纳税人的生产经营情况。正是他第一时间发现了该企业水电耗用异常情况,才有效杜绝了虚开情况的发生。
郭文荣近20年的税收工作道路中,他收获了很多的荣誉和掌声,也遇到过很多的困难和挑战,但他却总是能以不畏艰险的勇者精神和开拓创新的进取精神,攀登一座座高峰,又一次次以平和的归零心态,整装再出发。踏着星光,追逐远方,这位赶路人正以攻坚克难的信心去创造卓越,以担当作为的实干去谱写新篇。(许敬昱)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