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云南频道>>要闻

为了高黎贡羚牛繁衍生息

2021年12月20日08:13 | 来源:云南日报
小字号

原标题:为了高黎贡羚牛繁衍生息

护林员在保护区巡护。

清晨,63公里管护站的6名护林员穿越高山峡谷,寻觅高黎贡羚牛足迹。他们或是在野外安置红外相机,或是在施工点提醒工作人员减少对羚牛饮水的影响,还有的在公路隧道口提醒游客不要进入保护区核心区。

他们数十年如一日,保护着高黎贡羚牛,保护自己的美丽家园。

根据最新的调查研究结果,在怒江傈僳族自治州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独龙江地区,分布有12个羚牛种群,数量大约400头至450头,是高黎贡羚牛最主要的集中分布区域。

2003年,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怒江管护局贡山分局在独龙江公路隧道附近设立管护站,因处于独龙江公路63公里处,被称为63公里管护站。在这里还有一群常年与高黎贡羚牛“打交道”的人,他们长年累月追踪高黎贡羚牛,监测它们的行为,研究它们的食性与生境,为让高黎贡羚牛繁衍生息。

护林员四季追随保护

高黎贡羚牛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与大熊猫一样在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红色名录中列为易危(VU)等级,在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中列为附录Ⅰ物种。

高黎贡羚牛原为羚牛的指名亚种(羚牛原分为4个亚种:高黎贡羚牛、四川羚牛、不丹羚牛、秦岭羚牛),后基于分子、形态和地理分布等研究,现已升级为独立种。高黎贡羚牛主要分布于缅甸北部、高黎贡山山脉的怒江和保山地区,栖息于针阔混交林之中。

一场大雨过后的清晨,独龙江公路一个隧道口被落石拦住去路,安装了防滑链的挖掘机正在小心翼翼地清理。63公里管护站站长鲁江利和5名同伴正在提醒施工人员“注意不要让落石滚落到下方河谷区域,那里有硝塘。”

与众多食草性动物一样,羚牛会前往硝塘摄取盐分、喝水,以维持新陈代谢等生命活动,因此,硝塘成为高黎贡羚牛的集中分布区域。这样的硝塘,63公里管护站的管辖范围内有7个。

“你看,这就是高黎贡羚牛。”在5号观测点,记者通过望远镜看到了正在硝塘边喝水的羚牛群。“羚牛嗅觉特别灵敏,也特别怕人,硝塘附近如果有人在活动,它们就会远远地避开。”鲁江利说,63公里附近以前是捕猎羚牛的地点,那时高黎贡羚牛被当地人称为“野牛”,很多年间,羚牛都没有再出现。

直到2003年,63公里建起管护站,18年来,一批又一批护林员巡护高山森林、河谷,硝塘附近再没有人类活动干扰,硝塘水源得到很好的保护。如今,羚牛种群出现频次也在不断增加。目前约有400头至450头,由12个种群组成。

食性和生境研究是为了更好保护

近年来,贡山管护分局与大理大学东喜马拉雅研究所在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贡山片区开展高黎贡羚牛食性与生境监测研究工作,在63公里管护站附近安装红外相机,沿独龙江走村串寨做调研,在江畔追寻羚牛踪迹。他们在贡山片区发现3条羚牛迁徙路线,其中,63公里管护站附近的高黎贡羚牛最为集中。

“这就是高黎贡羚牛的足迹。”贡山分局生物多样性研究股股长李迎春指着古色洛河畔的一串两深两浅足迹向记者介绍,羚牛属偶蹄型动物,体重能达300公斤,脚印深,很容易观测。

在63公里管护站周围5000亩的山地河谷里,木切洛河汇入古色洛河,沿河分布有7个硝塘,围绕硝塘,形成了高黎贡羚牛的迁徙路线,海拔高度在1400米到3300米之间。“我们以海拔100米为单位布控红外相机,通过相机监测发现,高黎贡羚牛喜欢群居,贡山片区近年来出现的最大群体为60头左右。”李迎春介绍,“我们以半小时为单位,一天划分为48个时段,发现每个时段均有羚牛出现。”

在食性方面,高黎贡羚牛主要取食草本植物、灌木、小乔木藤本植物和叶和嫩芽。目前,贡山片区发现马蓝、牛尾蒿、膨囊嵩草等适宜高黎贡羚牛取食的32科58种。“与众多食草性动物一样,羚牛会周期性地光顾富含盐分的硝塘,以补充身体所需要的微量元素,盐源对羚牛来说是重要的资源。”李迎春介绍。

冬季,高黎贡山独龙江公路隧道附近的山上往往积雪厚度能达到3米至4米,硝塘结冰,羚牛可接近的硝塘数量减少,因此羚牛会顺木切洛河往下游迁徙。保护羚牛可接近的硝塘、迁徙路线,减少人为活动,成了冬季保护羚牛的重要措施。

多措并举常态化保护

2003年以来,为有效保护高黎贡羚牛,贡山管护分局通过组织羚牛专业巡护队,组织生态护林员入村(社区)、入户宣传,多措并举进行冬季常态化保护。

“我们在硝塘附近安置和回收红外相机的时候都会特别小心,同时,尽量不靠近冬季高黎贡羚牛栖息的常绿阔叶林。”木华清介绍,63公里管护站共6名护林员,冬季,管护站附近的山地常常因积雪过厚,人与动物难以通行。

然而,对于低海拔的硝塘,6名管护站护林员一刻也不放松,经常自发地从家里出发,到低海拔的硝塘附近观察羚牛冬季生活情况,并向自己村里的生态护林员、村民们宣传,让大家共同参与到保护高黎贡羚牛中来。

除了护林员的宣传,贡山管护分局还会组织宣传活动进村(社区),通过高黎贡羚牛文创纪念品有奖问答的方式,开展高黎贡羚牛保护宣传,提高当地群众参与保护的积极性,进一步加强当地群众的生态保护意识,共同守护绿色家园。

同时,科普宣教股还开设抖音号,将红外相机拍摄到的高黎贡羚牛在硝塘边喝水、晒太阳的视频发到平台上,让更多人了解高黎贡羚牛。贡山管护分局科普宣教股股长丰艳霞介绍,抖音号里的视频是首位在红外相机里发现高黎贡羚牛的独龙族护林员张敏拍的。2015年以来,张敏多次深入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人迹罕见的地方,拍摄到很多贡山片区的珍稀动物影像。

“这几年,高黎贡羚牛活动范围逐年扩大,这是退耕还林还草和生态保护政策落地生效的体现。我们保护高黎贡羚牛,就是在保护我们自己的美丽家园。”张敏说,现在,越来越多的当地群众加入了保护队伍,共同绘就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画卷。(李寿华 普孟秋)

(责编:徐前、朱红霞)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