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云南频道>>社会>>社会·视点

云南省第十五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摘编:

云南省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城乡融合路径选择

谭鑫 杨怡 杨玉霞
2021年12月17日08:38 | 来源:人民网-云南频道
小字号

编者按:云南省第十五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组委会以“以史为鉴,开创未来”为主题,广泛面向全省社科界征集论文,此次活动共征集论文183篇。根据《云南省社会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评选办法》,经评审委员会专家匿名通讯评审,共评选出优秀论文66篇,其中一等奖10篇、二等奖18篇、三等奖38篇。为进一步鼓励获奖作者珍惜荣誉,再接再厉,在推动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事业高质量发展的进程中更好地发挥示范带头作用,云南省社科联特摘编优秀论文在媒体上展示,以号召云南省社会科学工作者以获奖作者为榜样,进一步深入开展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为谱写好新时代云南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支撑和智力支持作出更大贡献。

城乡发展不平衡是制约我国现代化建设的瓶颈,是新时代需要解决的难题,中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大国,为实现“2035年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这一伟大目标,必须把农村工作做好。城乡融合便是理顺城乡二元经济关系、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关键。云南相比较于其他省份,云南人口分布地区差异较大,分布广,为实现云南人民共同富裕,城乡融合发展战略必不可少。

一、云南省新型城镇化现状分析

云南省城镇化率持续提高,城乡居民生活水平逐步改善,城乡面貌焕然一新,新型城镇化发展取得显著成效。但与全国相比,2019年全省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仅为 48.91%,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近 12个百分点,2020年全省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超过50%。城镇化是云南发展中的一块主要短板,也是云南未来经济增长的潜力和空间。

截至2020年11月30日,全省户籍人口共4804.4万人,其中城镇户籍人口1780.6万人,户籍人口城镇化率37.06%,较“十二五”末提升了5.76个百分点。目前,云南省建立了以昆明为中心的城市经济圈,以昆明中心城区(五华区、盘龙区、西山区、官渡区、呈贡区)为中心,覆盖晋宁区、滇中新区、安宁市、嵩明县、富民县、宜良县、寻甸县、石林县、 弥勒市、红塔区、澄江市,形成小时通勤的昆明都市圈。充分发挥昆明都市圈对全省新型城镇化的核心作用,全面提升昆明市世界春城花都、历史文化名城、 中国健康之城三大品牌,建设成为南亚东南亚地区最具创新力、最具竞争力和最宜居的城市。但在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城乡居民贫富差距大、城乡规划和管理水平滞后、城乡文化融合度不强、城乡二元制度明显等问题依然存在,因此,云南省在建设高质量新型城镇化上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应立足云南实际,探索云南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城乡融合高质量路径。 

二、云南省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城乡融合存在的问题

(一)城乡文化融合度弱

城乡文化限制着城乡融合,在城市乡村的文化认同感较低。一是城乡文化价值认同感不一。城市文化是在现代工业文明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符合现代社会发展需求,乡村文化在发展中失去文明支撑,造成城乡文化矛盾对立。二是城乡文化矛盾扩张。随着城镇化进程扩展到了城市内部,进入城市的居民保持着乡村的思维模式和生活方式,从而造成城乡文化矛盾扩张。三是乡村居民自身定位偏差。随着农民进城,受制于自身文化,农民群体很难对自身有明确的定位,会出现自卑心理和焦虑,在城市文化的影响下,农民自身无所适从。

(二)城乡收入差距大

新中国成立以来,受历史条件和我国国情制约,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一直存在。农村常住居民和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在逐年递增,但二者差距依旧明显,城乡人均收入差距从2013年的15736元增加到2020年的24658元,呈增长趋势。城乡收入差距大会引起一系列问题,人们对分配不公会陷入更深入的思考,如教育水平、医疗保障、城乡就业等这些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都是阻碍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屏障。

(三)城乡基本公共服务不均等

云南农村与城镇相比,基础设施薄弱,主要体现在教育、医疗、养老等方面。在教育方面,农村地区孩童存在辍学现象,农村教育基础设施薄弱。在医疗方面,农村地区的教育医疗卫生不达标,村民看病大都需要跑到城镇,距离和时间都是短板,极大程度上限制城乡共同发展。在养老方面,农村地区的老人大都务农,年迈之后没有养老金,生活没有保障,而城镇中得老人大都有退休金养老,城乡养老政策短板显现。

(四)城乡规划和管理水平滞后

城乡规划和管理水平差异严重阻碍城乡融合发展。一是城乡规划工作衔接不到位。城乡市场经济规划管理模式不健全,管理方式不统一,无法达到城乡融合发展预期。二是城乡基础设施规划不合理。在城乡规划时,没有考虑城乡之间经济水平、文化历史、生态环境等方面,使得各地区的城镇发展规划不一,发展水平相异。三是城乡规划理念前瞻性不够。城乡基础设施规划只重眼前利益而忽视了长远发展,近期建设与远期建设不能融合发展。

三、云南省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城乡融合发展的对策

(一)促进城乡文化融合

城乡文化一体化有助于消除城乡之间的壁垒。一是统筹城乡公共文化的设施布局、服务提供、队伍建设,健全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快补齐农村公共文化设施和服务短板。二是加强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加快智慧广电建设,支持广电网络向农村地区延伸,实现公共文化服务全覆盖。三是促进城乡文化互动。完善公共文化网络服务,将城镇化进程中的城乡融合问题中文化差异作为建设重点,坚持政府主导,将农村文化建设引入到公共文化服务中,使农村居民感受到与城市居民一样的文化参与,形成城乡文化良性互动。

(二)促进城乡产城融合

城乡收入差距是城乡融合的一大短板,城乡融合过程中,立足城市功能定位,促进生产、消费、创新等各类要素向城镇集聚。一是严格保护城市周边的农业生产空间,鼓励全省有条件的城市,因地制宜推进高原特色现代农业与城镇有机融合,提升城市的自我服务能力和水平。二是依托云南优势的茶叶、花卉、水果、蔬菜、咖啡、中药材等农特产品,优化城镇农产品加工基地布局,加快建设一批世界一流“绿色食品牌”加工产业基地。三是健全农产品加工营销配送体系,推广农超、农企等形式的产销对接,鼓励在城市社区设立鲜活农产品直销网点,完善城市物流配送体系建设,实现城乡产城融合。

(三)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融合

统筹规划布局城乡公共服务设施,增加乡村公共服务供给,健全全民覆盖、普惠共享、城乡一体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一是发展农村教育事业,促进各类教育资源向乡村倾斜,建立以城带乡、 城乡一体、均衡发展的义务教育发展机制。二是坚持公共医疗卫生的公益性,完善乡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积极推进城乡医共体建设,加强乡村医疗卫生人才队伍建设,推动职称评定和工资待遇向乡村医生倾斜,实现城乡共享优质医疗资源。三是加强农村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互助老年服务站等建设,全面实施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制度。结合行政村建设用地形成乡村社区生活圈,配置医疗卫生、文化培训、体育健身等设施,提高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

(四)促进城乡规划和管理融合

城乡规划和管理在推进城乡融合发展中占据着重要地位,为保障城乡工作有效开展。一是城乡规划工作衔接。建立城乡一体化的工作机制,建立农村工作服务平台,农村管理服务人员应该改变以往的传统观念,学习城市管理模式,做好城乡规划等相关工作衔接。二是城乡基础设施规划。在城乡规划时,将城乡之间经济水平、文化历史、生态环境等方面考虑进去,完善城乡基础设施规划中的漏洞,促进各地区城乡基础设施规划衔接。三是创新城乡规划管理理念。改变以往的城乡规划管理理念,从空间、平面、风貌、文脉上创新,促进城乡规划管理的融合。

(本文作者,谭鑫,系云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云南省委党校、社会和生态文明教研部主任、教授;杨怡、杨玉霞,系西南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

(责编:徐前、祝鸿伟)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