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穷小子的逆袭之路

如果时间倒流至1996年,时年16岁的李西高不敢想象,终有一日,他也能在云南楚雄这个异乡安家立业,成为拥有4个超市、两个宾馆的老板。
16岁那年,李西高从昭通永善老家来到楚雄打工。
工地拌沙灰、铜矿厂挖矿、当送水员……重活、累活、脏活,李西高干过不少。甚至在铜矿厂当工人的时候,他的背部还被矿洞里掉下的石块砸伤过。
“那时一心只想逃离农村,来楚雄当时想着只要比家乡好一点就行。”工作再苦再累,比起在老家的穷生活,李西高很知足。
正在超市里整理货品的李西高。胥勋琳摄
小时候在老家生活有多苦?李西高的回忆是这样:
“上小学时要住校,没有被子,几个哥哥挤一床,才匀出一床被子给我带到学校。”
“因为穷,小学毕业后就没有再上学,14岁就外出去四川打工。”
“一年到头吃苞谷饭,只有在过年吃点米。有的年份苞谷还没有收,上一年的存粮已经没有了。”
初冬的一天,在楚雄彝人古镇,坐在今年5月新开的超市里,沉浸在回忆中的李西高有点恍如隔世之感,情到深处,他的眼里隐隐有了泪花。
2002年,李西高在楚雄某铜矿厂干满两年后,他来到楚雄市区干起了给超市送矿泉水的送货工。
干了半年下来,脑瓜子活的李西高有了计划——开超市。
李西高说干就干。2003年,他用自己的积蓄,又给亲友借了点钱,在楚雄市开了个二十多平米的超市。
虽说店小投入不多,但因没经验,经营半年下来,亏了两三千元。
李西高赶紧止损,将超市转让。剩下还有几千元的货,没人要,咋办?
没有退路的李西高决定再试一次。
“偌大一个楚雄,一定有我开超市的地方。大不了不赚钱。”敢想敢干的李西高豁出去了。他换了个人流较多的地段,痛下血本租了个六十多平米的铺子重新开起了超市。
苦心人,天不负。这一次,李西高大获成功。日营业额从刚开超市时的每天200元,上升到了每天800-900元。
开超市过程中,楚雄州烟草公司的客户经理给李西高带来了不少帮助,他们常常上门,手把手教,为超市创造了不少营业额。
随着时间推移,李西高逐渐摸清了开超市的门道。靠着吃苦耐劳,他的超市也从一个店扩张到了4个店,雇了10多个人,还在2020年和2021年分别开了两个宾馆。
当然,他也在楚雄安了家。如今,他的两个儿子,一个读高一,一个读六年级。
“两个儿子都在当地的名校就读,成绩很好。”谈及开超市给自己带来的幸福生活,李西高笑得合不拢嘴。
这几年来,靠着开超市致富不算,李西高还把自己的哥哥、表弟等七八个人带到楚雄开超市,而哥哥和表弟又带着其他亲戚朋友过来……李西高在老家人眼中成为了赫赫有名的大老板。
“哪天我儿子也跟着你出去做生意,讨个媳妇。”每次李西高回老家,便会有村民如是向李西高求助。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