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云南频道>>要闻

云南红河建水:引来好项目 带动大就业

程浩
2021年11月28日08:37 | 来源:人民网-云南频道
小字号

编者按:

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在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中,积极回应人民群众忧心的现实问题,创新提出解决上学愁、入园愁、出行愁、养老愁、如厕愁、停车愁、办事愁“七愁”和盼增收、盼安居、盼就业、盼平安、盼健康、盼振兴、盼文明“七盼”问题,深受人民群众的赞誉。

随着活动的深入开展,群众“急难愁盼”的一件件揪心事得到了解决,一桩桩烦心事得到了消除,一项项便民措施让群众绽放出满意的笑容……

航拍当地果蔬基地。岔科镇政府供图

在农村,“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咋开展?各地做法不一,目标都一样,让村民过上好日子。

在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建水县,当地党委政府结合省里提出的打造世界一流“绿色食品牌”,以乡村振兴为目标,通过招商引资,发展高原特色农业。

如今,一幅绿色产业带动就业的画卷正在建水缓缓展开,村民们赚到了土地租金,还能到基地务工,学到技术,挣到工钱,一举多得。

党委政府的贡献寥寥上百字不能概括,非要总结的话就两点:引来好项目,当好“店小二”;成立了“劳务用工之家”,带动一方就业。

最终目标还是那句话:让村民过上好日子。

当地一家葡萄种植基地。岔科镇政府供图

引来好项目 发展动能强

吴进有家的好日子就是从村里引进,发展高原特色农业开始的。

吴进有40多岁,家住建水县岔科镇阻塘子村。这里地多人少,土质好,以前村里没支柱产业,地里主要种些苞谷、烤烟等传统作物,村民们日子虽过得去,想再奔一下,找不到方向。

女儿患严重的脑供血不足,吴进有家过得更艰难些:虽有几十亩土地,可都是种传统作物,收入不高,加上要给女儿看病,进的远没有出的多,几年下来,欠下几万元的债,戴上了贫困户的“帽子”。

咋增收?2017年开始,岔科镇党委政府以“盘活一片土地,壮大一个产业”为思路,想方设法招商引资,发展果蔬种植。

招商如引才,进来容易留住难。佳沃集团是当地引进的第一家发展水果产业的企业。“企业要落地,土地流转是基础。”时任阻塘子村村委会主任、目前是书记主任“一肩挑”的刘海伟记得,佳沃集团一期用地900亩,每亩每年2000元,村里开村民大会,村民们听说租金不错,将来还能到基地务工,都愿意把地租出去。

刘海伟没想到那么顺利。可并不是没有困难。

900亩范围内有3座坟,村民们起初不同意迁,村干部轮番出面,问题得以解决。有个村民的地不在900亩范围内,也想流转出去,甚至还在企业平整土地时阻拦,要求一定把自家的1亩多地算进去。刘海伟出面,把自家在900亩范围内的1亩多地和对方做交换。“不能因小失大。”

村里还完善了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为佳沃集团提供“一站式”服务。

栽下梧桐树,引来金凤凰。佳沃集团900亩的蓝莓产业基地很快建起。到目前,阻塘子村已引进多家企业建起18个果蔬基地,全村流转土地7000多亩。

务工人员正在修剪葡萄枝条。岔科镇政府供图

发展好产业 带动大就业

产业搬到家门口,吴进有跟着受惠。他流转出去十七八亩土地,年租金3万多元,还和妻子在一家基地务工,每天收入加起来两三百元。按每年能务工120天算,年务工收入3万元左右。2018年,吴进有摘掉了贫困户的帽子。

整个岔科镇,近年来通过土地流转、招商引资等方式,已建起高标准蓝莓示范园5100亩,另发展葡萄、柑橘、美国红桃、冬枣等产业19000多亩。

25岁的杨子龙在当地一家葡萄基地上班,月工资4000多元,家里58亩土地流转给6个不同的基地,务工收入加上土地租金,年收入15万元有余。

村民们还从基地学到技术,本地基地农闲时,不少村民到外省基地务工。因为懂技术,收入比一般务工人员高很多。

引来一个项目,发展一个产业,带动一方就业。本地特色产业的发展,带来大量用工需求,用工高峰期需求近万人。

咋实现群众就近务工和企业稳定用工双赢?2019年,岔科镇党委指导阻塘子村非公党支部成立“劳务用工之家”。

“劳务用工之家”采取3种模式搭建平台。镇内,当地将各村党总支动员低收入群众入会务工的人数列为镇对村级考核内容之一,与下拨工作经费相挂钩,压实村级责任。近3年来,“劳务用工之家”吸纳镇内务工会员1465人,含本镇低收入群众586人。

镇外县内,“劳务用工之家”与县人社局对接,通过县人社局网上招聘平台向各乡镇发布招工信息,吸纳群众入会务工。截至目前,“劳务用工之家”吸纳全县9个乡镇450余人次到岔科镇各基地务工,含低收入群众80余人。县外,当地通过劳务公司到各县市招工,统一到“劳务用工之家”派遣务工,并提供食宿。截至目前,吸纳县外15个县市2000余名群众到岔科镇务工,含低收入群众207人。

三年来,“劳务用工之家”帮助县内外873名低收入群众实现增收1003万元,人均增收1.15万元。

产业的发展,还带来村集体收入的增加。“土地流转服务费、村集体土地租金、‘劳务用工之家’的人力资源服务费,三项收入加起来每年小几十万。”刘海伟说,村里一下子解决了“想办事但没钱”的问题。

村里拿着这些钱修路,修蓄水池,继续为村民、为企业服务,做大做优绿色产业,为乡村振兴出力。

如今,在党委政府铆足劲推动下,当地已形成产业带动就业、就业促进产业的发展模式,村民们充满信心地奔向新幸福。

从个体来说,吴进有家的日子这两年好多了,儿子在红河州人民医院上班,女子的病情已好转,最近他家盖新房,他把这当作新起点。

(责编:徐前、朱红霞)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