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者之家” 就业服务到心坎
11月15日8点34分,云南蒙自“建设者之家”的服务热线响了。
“你好,我们是红寨的老年公寓,想招个护工,年龄最好在50岁至60岁之间,女性。麻烦帮看看有没有合适的人!”电话那头说。
“好的,我们查一下资料!”工作人员胡凤华放下电话查询资料,发现几天前有名姓施的女士找工作,且条件符合要求。胡凤华将此事电话告知对方,施女士答应下午去面试。
云南蒙自“建设者之家”2019年9月建成,这里的服务热线每天会响几十次甚至上百次。更多求职者选择来现场咨询。根据统计,自建成以来,“建设者之家”提供岗位4.7万个,每天平均近70个。
就业是民生之本。自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蒙自“建设者之家”聚焦解决群众“盼就业”问题,把实事办到求职者心坎上。
打零工的求职者。人民网 程浩摄
来“建设者之家” 找工作不难
蒙自市区北京路与昭忠路交叉口,紧挨着熙熙攘攘的人流,一幢敞开式的建筑很显眼。中间的数个柜台上,找长期工的求职者正咨询求职信息,一侧是敞开式的培训室,另一侧是找零工的求职者休息区。
这便是蒙自“建设者之家”。
蒙自市是红河州州府所在地,随着城市规模扩大,周边大量村民入城求职,街边路口常看见一群人,他们骑着电动车或摩托车,带着工具,等待雇主前来。想谋长期工作岗位的,多数人被中介费吓退,可不找中介,又很难找到合适的岗位。
为规范劳务市场,当地由市委组织部牵头,市人社局具体负责,建成了蒙自“建设者之家”。此后,这里成了用工企业与求职者之间的一座桥梁。
胡凤华记得,今年四五月份,一名40多岁、听力不太好的女子来找工作,她说自己和丈夫离婚,女儿上大二,家里缺钱,“只要能赚到钱,干啥工作都行,辛苦点无所谓!”
胡凤华帮她联系市区负责停车收费的公司,经面试,这名单亲妈妈顺利上岗。事后回访,女子状态不错,虽然每天工作10个小时左右,可拿到工资的那一刻,她没觉得之前的付出有多辛苦。
对于打零工的求职者,“建设者之家”建了亭子。在这里,求职者不用再蹲在马路边,他们坐在亭子里,随时能了解哪些企业要人,还能喝上热水,给手机充电。
“建设者之家”还引导打零工的求职者参与老旧小区改造等城市建设,然后兑换积分,到“文明市民荣誉超市”兑换商品,以“小积分”撬动“大治理”,逐步让打零工的求职者从城市建设的旁观者变成参与者。
“一小时20个积分,每个积分一块钱,一天干上五六个小时,就能换米换油,挺好的。”一名求职者说。
工作人员正服务前来咨询的求职者。人民网 程浩摄
技能在手 就业无忧
在“建设者之家”,送的是岗位,暖的是人心。
为帮助更多求职者找到合适的工作岗位,“建设者之家”邀请企业到现场开招聘会;随着品牌提升,“建设者之家”慢慢从市区延伸至劳务输出集中的乡镇,建成11处“建设者之家(就业小站)”。
新问题出现:企业在招人,自己想就业,奈何缺技术,只能放弃;想去培训,又不知去哪,就算找到也得交钱。
咋办?“建设者之家”把培训机构引进来。
11月15日上午,在蒙自“建设者之家”敞开式的培训室,由蒙自市人社局主办,昆明市五华区锦华职业培训学校承办的2021年度红河学院高校毕业生技能提升行动(网络创业培训)第五期结业考核正在进行。
经过9天56个课时的培训,30名大四学生在培训室接受考核。如果通过考核,他们将获得由云南省人社厅颁发的创业培训合格证书。
张振宇是锦华职业培训学校的老师,他介绍,此次培训,学生不用交费,培训费用由人社部门从培训专项经费中提供,并免费提供场地。在张振宇看来,因“建设者之家”是敞开式的,在这里培训,能起到“窗口效应”,吸引更多人关注。
“我们不仅要让求职者‘好就业’,还要‘就好业’。”蒙自市人社局局长陈旭说,今年以来,“建设者之家”引导13家培训机构入驻,开始为求职者提供技能提升培训,已开展培训94期3827人次。
“马上毕业走向社会,能参加这样一次培训,对以后的求职、创业很有帮助。而且,培训还免费。”现场一名大四学生说。
技能培训正在进行。蒙自市融媒体中心供图
让求职者体面找工、尊严劳动
两年多实践,“建设者之家”的服务功能愈发强大。
“建设者之家”通过“找工用工”微信小程序、“蒙自人社”微信公众号等发布招聘岗位信息,将招聘信息从线下搬到线上。“以前找工作得四处找,现在用微信小程序就能找,确实方便。”一名求职者说。
“建设者之家”还提供创业贷款咨询、法律咨询,针对务工子女开展“小候鸟”课堂……把实事办到求职者心坎里。以法律咨询为例,“建设者之家”随时有劳动仲裁及律师在岗,为求职者提供必要的法律咨询。
“我们的目的,是让求职者体面找工、尊严劳动。”陈旭说。
服务还延伸到求职者以外的人群。
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建设者之家”建成红河州首个“办不成事”窗口,发挥倒逼作用,主动给予群众帮助,实行兜底服务,将“办不成的事”一帮到底。自设立以来,“建设者之家”解决10件“办不成事”,涵盖社保、城建、劳动权益保障等类别。
如今的蒙自“建设者之家”,在红河州影响力越来越大,它逐步在实施标准化培训、有序化输出、跟踪式服务等方面形成全州乃至全省的品牌效应,州内州外多部门也常来交流共话,已建成或在建类似的综合平台。
陈旭并不满足,“我们将进一步强化‘建设者之家’品牌建设,把民生实事办到群众心坎上,让群众的幸福更有‘质感’。”他说。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