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云南频道>>梅里时评

文物保护如何走出“小马拉大车”困境

2021年11月05日08:39 | 来源:中国青年报
小字号
原标题:文物保护如何走出“小马拉大车”困境

  近日,国家文物局表示,在“十四五”期间,将大力培养新人,加强队伍建设,力争到2025年文物科研人员数量增长25%,走出“小马拉大车”困境。

  相比我国的文物保护这辆“大车”,人才的缺口确实值得重视。2015年开展的文博系统首次关于全国文物修复人员的调研估算,全国文物保护修复人员缺口约为2.6万人。据2017年公布的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数据公报,近四成的文物需要修复。每年,待修复的文物以300余万件(套)的在速度增长。文物从业人员自2007年以来已增长了90%,然而,文物保护的人才仍然高度短缺。

  去年,湖南耒阳留守女孩钟芳蓉考出了676分的高考成绩,却“爆冷”选择了北大考古专业。一时间舆论哗然,不少网友对此十分不解:高分状元为什么放着好好的热门专业不选,偏偏要选“冷门”“生僻”“没有前途”的考古?公众的反应,恰恰反映了目前我国在文物保护相关问题上的人才困境。

  要破解人才困境,首先应当破除公众理念上的偏见。文物和历史都是鲜活的,但只有走近公众,才能使其产生更多的情感连结,进而为人才培养提供更友好的舆论环境,而不是给文物保护相关工作机械地贴上“冷门”等标签。

  与时间深处的历史对话,可以让文物“出圈”,起到“四两拨千斤”的神奇效果。2016年,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走红。之后,故宫文物修复师的“招考比”堪比热门的国家公务员岗位。到了2019年,更是达到了88个名额引来4万多人报名的盛况。

  仔细想来,不难发现:这些年,其实大家对考古和文物的热情越来越高。《我在故宫修文物》《国家宝藏》等一系列作品的走红重燃了公众对尘封历史的热情;博物馆里日渐频繁的文物展览,正吸引越来越多的观众驻足观赏;今年山西暴雨中受灾的古建筑也牵动了无数人的心。留住公众的心,是进行文物保护的重要步骤,更是社会培养文物保护人才的理念前奏。

  人才短缺一直是制约文物保护事业发展的瓶颈,完善人才选拔和培养机制是最关键的破局之举。

  文物保护有其独特性,涉及基础理论、材料、工艺等各个方面,应该是一门交叉学科。但目前,我国的培养体系还存在一定差距。一方面,一些高校和博物馆里很少有专门的文物保护与修复教育机构。另一方面,在很多高校中,与文物保护相关的专业,仍然挂靠在历史、考古、艺术、化学等学科下,理论人才和修复人才的培养体系被割裂,很难对接实际的工作需求。

  对此,除了扩大高校培养的规模外,还要完善人才培养机制,比如加强与博物馆的联合人才培养,实现理论与实践工作的配合。除此之外,可以探索多元的、适应文博行业特点的人才管理机制,引导更多社会主体加入文物保护队伍,参与考古调查、勘探相关工作等。

  归根到底,全方位的人才保障才是留住文物保护人才的最终法宝。(常菲)

(责编:木胜玉、朱红霞)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