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植科幻产业发展土壤(现场评论)
科技创新与科幻产业交相辉映,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近距离欣赏外星矿石标本和太空服,进入“共同体号”太空飞船、在虚拟人领航下穿梭于未来旅行,沉浸式感受智慧生活、智慧科研、智慧休闲等未来场景的科技力量……不久前,2021中国科幻大会在北京市石景山区首钢园举行,吸引了众多参观体验者特别是青少年群体。
科幻开启了通向未来世界的一扇窗口,激发着创新力、创造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好奇心是人的天性,对科学兴趣的引导和培养要从娃娃抓起,使他们更多了解科学知识,掌握科学方法,形成一大批具备科学家潜质的青少年群体。”在中国科幻大会上,工业遗存与未来科技相交融,一些过去只在科幻小说和电影中出现的技术、设备和场景被“复制”还原。观众仿佛穿越时空,徜徉未来空间进行探索、体验,极大满足了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心。
科幻作品是培育想象力、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的重要载体,也是激励创新创造的催化剂。近年来,我国在火星探测、量子通信、基因组学、“人造太阳”、“中国天眼”射电望远镜等前沿领域取得的成就,激发了科幻想象,催生了一批广受欢迎的优秀科幻小说、科幻电影。从创作源头到产业终端,我国的科幻产业已具备一定的产出能力和国际竞争力,成为提升全民科学素质的重要一环。今年6月,国务院印发《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2021—2035年)》,明确提出“实施科幻产业发展扶持计划”。面向未来,我国科幻产业发展前景广阔,大有可为。
科技的发展进步,为科幻产业提供着原始材料和动力。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全球科技创新进入空前密集活跃的时期。人工智能、AR(增强现实)等新技术的快速迭代,为科幻产业发展带来新机遇。作为全球创新创业最活跃的城市之一,北京依靠深厚的科研基础和丰硕的创新资源,大力推进科技和科幻融合发展。前不久,北京成立中关村科幻产业创新中心,将技术、文化、人才、学术、场景等多要素充分对接,促进文化创意、技术开发、成果转化。数据显示,2020年北京市科幻产业总值达200亿元。科技创新与科幻产业交相辉映,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科幻产业的长足发展,离不开积极的市场培育。“北京科幻电影周”架起科学界与影视界之间的桥梁,通过露天、VR(虚拟现实)等展映中外科幻电影佳作;“潮幻奇遇季”展示虚拟互动、航空航天、电子竞技等科幻潮流元素,满足科幻迷的好奇心;“科幻秀场”推出沉浸式场景演出,帮助观众以时空旅行者的身份进入虚拟科幻空间……丰富多彩的科幻活动,让科幻产业走进人们的生活。为了鼓励更多科幻领域的市场主体参与,北京市石景山区和首钢集团共同发起成立北京科幻产业基金;北京还组建由业内40家企业、高校、科研机构共同组成的科幻产业联合体,致力于打造科幻全产业链,促进科幻产业全面发展。随着市场容量不断扩大,科幻产业将集聚更多人才、资金、技术等资源。
科幻产业已逐渐成为科技创新和社会文明进步中的重要力量。搭建平台、优化政策、凝聚合力,努力构建科幻生态圈,就能让科幻产业的“星星之火”加速形成“燎原之势”,点燃更多人对科技前沿的探索热情,推动今天的科幻变成未来的现实。(作者为本报北京分社记者)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