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医学的温度》:希望是人间最好的药
《医学的温度》韩启德 著 商务印书馆
《医学的温度》,一本薄薄的小书,字句平实通俗,读起来却犹如黄钟大吕,令人震撼。为什么呢?因为这本书道出了医学的真谛,追问了生命的本质。
在这本书的序言里,作者首先回忆了儿时一次生病住院的经历,尽管用的是很一般的药,医护人员的关爱却让他第一回感受到来自父母和家庭之外的温情。正是这份温情奠定了作者一生的事业,得以成为一代良医,以至于古稀之年念念不忘,由此而悟出了“医学是有温度的”这一哲理。这位作者就是著名学者、医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韩启德先生。
照常理,这么一位泰斗级人物论述自己专业领域的著作应该深奥难懂,非专业人士只能敬而远之。然而,这本书的每一行字都能深深打动普通读者的心,让每一个生过病的人,每一位陪亲人看过病的人感同身受。
疾病使人痛苦。医学回应着病人的痛苦。但很多人未必想得到,疾病之苦来自两个方面:疼痛和悲情。病人不仅需要缓解疼痛的妙药,更需要抚慰悲情的灵丹,如果这份抚慰是来自医生的,那简直就是脱离苦海的希望。病人希望从医生嘴里听到“你能好起来”“你没那么严重”之类的抚慰,病人希望看到医生充满鼓励的眼神。须知能治愈悲情的唯有希望,希望才是人间最好的药。
说也奇怪,今天的医疗技术比几十年前不知先进了多少倍,然而今天的医患关系却比几十年前不知紧张了多少倍。患者感觉诊疗变成流水线上的机械操作,大有向无人化发展的态势,病人很少能自由地向医生倾诉,医患之间的交流变得越来越奢侈,医患矛盾似乎成了难解之结。怎么解?《医学的温度》这本书提供了良好的思路。病人不只是疾病的载体,而是个人。医生首先是个能关爱人的人,而不首先是个科学家。这样一来,也就没有了所谓医患关系,有的只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有道是“医乃仁术”,什么是仁?无非就是把人当人。如果每一个医者眼睛里看到的首先是人而不是病,体会这个人心理上的苦楚以及对医者的期盼,疗效一定显著。毕竟心理因素在人的健康当中太重要了。
《医学的温度》这本书讲的是治病之法。然而,没有疾病,还有生命吗?因此,这本书在启发读者思考生命。现代医学发展迅猛,可结果是医学越发展,人类越脆弱,越害怕死亡,越不满足医学的进步。孔子说“未知生,焉知死”。那么,未知死,焉知生呢?死亡,是每一个人都不愿意轻易提起,又不得不终究面对的结局,和出生、成长、衰老一样,是生命的一个必然状态。每个人出生、成长、衰老、死亡的过程不可逆转,这是大自然的规律。在这一规律面前,医学的任务仅仅只是保护整个过程正常完成。人要是看透了这一层,对医学的理解也就更接近实际,活得也会更通透。衰老不是病,死亡更不是病。生有何欢?死有何惧?对死亡的恐惧只会让人产生焦虑。长生不老仅仅是孙悟空童年的幻想,而不应是医学的目标。医学不是万能,医生终有力所不及之时。
《医学的温度》当然也是一本关于医学的书,而医学首先是人学,医学从诞生那天起就闪烁着人性的光芒。从这个角度看,这本书其实写的是人类情感和人性表达,是一本充满着人文关怀的书,它深刻,它真诚,它有良心。它是对疾病、生命、死亡乃至人生的清醒认识,不仅仅是经验的、逻辑的,同时也是哲学的、审美的、人文的。正如书作者所言,医学的对象是人,人是有思想有情感的,在生病的时候尤其需要得到人性的关怀。疾病的根本危害在于伤痛,而伤痛是一种主观的感觉,所以病人最需要的永远是关爱和照顾。我们的许多医生都体会到,与病人沟通是看病最关键的环节。同一种病发生在不同人身上,他们的生理和病理变化相似,但内心的感受都是不同的,背后的故事也不同,能和病人有效沟通,是医者人文素养的体现。所以,医护人员是医学温度的主要传递者。我们现在的医学教育过于着重医学知识的传授,对科学精神与人文情怀的培养还很不够,需要我们从理念上、制度上、方法上进行改变。我们培养出来的医护人员要有好的人品与人格,要有爱心,懂人情,明事理,要能体会“性命相托”的凝重,做一个有温度的人。 (作者:崔岱远,系作家、文化学者)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