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云南频道>>要闻

鱇浪鱼重生记

2021年10月15日08:36 | 来源:昆明日报
小字号
原标题:鱇浪鱼重生记

  鱇浪鱼。记者杜文蕾摄

  殷树茂给小鱼苗喂食。

  团队人员对打捞的鱼进行分拣。本版图片除署名外由记者杨艳辉摄

  72岁的澄江市禄充村村民张永平,几乎每天都会到抚仙湖边走走,风雨无阻——听听水涛声、闻闻水气味,似乎只有这样,一天才算过得踏实。望着波光粼粼、清澈如镜的湖面,一想到曾经那么熟悉现在却踪迹难寻的小鱼,瞬间愁容满面……

  夕阳下,55岁的殷树茂同样习惯性地每天都要围着养殖基地的180多个鱼池巡视。每到一个鱼池边,他就舀起一瓢鱼食撒进水里,原先平静的水面顿时炸开了锅,望着鳞光翻滚几乎铺满池塘的小鱼,欣喜之余却愁上加愁……

  让张永平和殷树茂牵肠挂肚、寝食难安的,是一种叫鱇浪的小鱼。而在地图导航上看,从殷树茂所在的宜良县茂湾水产养殖基地到澄江市的抚仙湖,不过100公里。就是这短短的100公里,既是鱇浪鱼几近绝迹后的艰难重生之路,也是鱇浪鱼能否成群结队“返乡”的希望之路。

  遭遇“灭顶之灾”

  鱇浪鱼几近消失

  张永平至今还记得三十几年前捕捞鱇浪鱼的盛况:“随便一网下去就是十几公斤,每条都达1公两以上。”

  敏捷、美味、有灵性,与抚仙湖打了大半辈子交道的张永平这样形容鱇浪鱼,想了想后,又补了一个词:稀奇——地球上仅抚仙湖特有。

  然而,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张永平一网撒下去,却基本上捕不到一条鱇浪鱼。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研究员陈银瑞发表的一篇文章也印证了张永平的感受:“1989年,鱇浪鱼产量为250吨,自那以后,每年以20吨至30吨的速度递减,鱇浪鱼售价也从0.5元/公斤飞涨到180元/公斤。”

  一般认为,有两种可能让鱇浪鱼骤减:一是渔民改用网眼极细的大拖网猛捞海捕;二是外来物种银鱼入侵。20世纪80年代初,进入抚仙湖的银鱼数量达十几吨,银鱼和鱇浪鱼的食性非常相似,随着它们的攻城略地,给鱇浪鱼等土著鱼带来“灭顶之灾”。

  2000年前后,随着鱇浪鱼捕捞难以为继,同其他渔民一样,张永平也弃船上岸,做起了餐馆、旅店生意。

  受人类行为的影响,有的物种从“常见→近危→易危→濒危→极危→灭绝”的过程在加速。2015年,鱇浪鱼被《中国物种红色名录》列为易危物种。“相比陆地上看得见的‘人进动物退’,湖里看不见的‘人进鱼退’更容易被忽略。”这是陈银瑞等专家最担心的地方。

  湖里已基本捕捞不到鱇浪鱼了。让人揪心的是,这就意味着,鱇浪鱼这一物种将在地球上灭绝、消失……

  不断尝试

  一头扎进“物种保护圈”

  1995年6月的一天,正值晌午,抚仙湖畔一家餐馆来了一拨客人,点名要鱇浪鱼,店主犯了难:“现在鱇浪鱼太难找了,捕捞不到,店里仅寥寥几条,要去其他馆子凑凑看。”末了,店主看着他们认真地说:“3400元一公斤。”

  说者无意,听者有心。每公斤数千元的售价,让食客中的宜良企业家殷树茂嗅出商机:“还有比养鱇浪鱼卖更赚钱的生意吗?”这一充满巨大诱惑的“钱景”,让殷树茂兴冲冲地以4000元一公斤的高价收购了一批鱼苗,准备大干一场。这批鱼苗很快却全部“莫名”死亡,当时,鱇浪鱼人工繁殖技术在理论上已算成熟,但成功的案例却屈指可数。

  殷树茂不甘心,索性一头扎进鱇浪鱼人工繁殖技术的研究和实践中。

  从此,命运被改变的不只是殷树茂,还有鱇浪鱼。

  养鱼先要养水。殷树茂发现,位于抚仙湖西岸的禄充村一带,山崖中有温泉流出,温泉与抚仙湖的水流混合后,水温可达22摄氏度左右,这正是沿岸产卵鱇浪鱼喜欢的水温。发现水温“玄机”后,殷树茂在宜良找到一个叫龙滩的地方。这里有地下温泉涌出,于是,他从原先的鱼塘搬到龙滩,建起60多亩养殖场,最大程度还原抚仙湖岸边的水温和环境。

  养鱼还要找种鱼。传统“车水捕鱼”的方式,让聚在一起的鱇浪鱼刮伤鱼鳞发生水霉病,伤亡率达百分之四五十。

  种群弱小,生存极危。死伤一半,对于一个想保护鱼的人而言,绝对不行。

  经过不断试错,殷树茂想到用“抬网捕鱼”:先把网布好,把鱼料往网里撒,鱇浪鱼为了吃食会进到网里去,然后就可轻轻地把网抬起来,鱼鳞毫发无损。

  在催产环节,殷树茂设计出一个小担架,前宽后窄,并用100目尼龙网纱把鱼包裹起来,鱼就无法乱动,催产伤亡率只有1%—2%。正是这种“保姆式”护鱼,既保护了种鱼,还实现了鱇浪鱼的规模化繁殖。

  解决捕鱼、打针这两个难题,就耗去殷树茂五六年时间,然而更大的难题接踵而至——保卵,即使在自然界,鱇浪鱼卵的成活率也不到三成。

  已经没有任何经验可借鉴,殷树茂利用鱇浪鱼逆流产卵的习性,又琢磨出一种全新的产床:在池塘边靠岸处搭上4个桩子,把一块木板放在上面,在木板上铺上网片,在靠岸的一端安装上水管,成为简单却管用的产床,再把打过催产针的种鱼放进来,水管一打开,有了浪后,鱼就到产床上冲浪来了,也把卵产在产床上。这样,卵不容易刮伤,而且便于观察,一旦发现产卵完成后就及时拿走,避免鱼吃卵。

  鱼卵的存活率一下子提高到80%以上,殷树茂终于打了翻身仗。可谁曾想,初战告捷后等着他的,竟是几次血本无归和成功后的迷惘。

  坚持26年

  一场不得闲的护鱼“马拉松”

  从养育到护鱼的这条路,55岁的殷树茂已走了26年。

  这条路有多艰辛?一个例子足以说明:深秋时节,养殖场所在的大山深处寒气逼人,但这正是鱇浪鱼繁殖的关键时候,殷树茂带着工人利用日夜轮转、严防严守的“人海战”,随时监测水温、氧气供给情况,经常一夜无眠。

  “守护鱇浪鱼,用‘土法’,看着笨拙、辛苦,但管用。”说起鱇浪鱼,杨贵保眼中有光,话里含情。26年来,迫于生活压力、受不了养鱼辛苦,不断有人离开。当初跟着殷树茂干的8个人,只剩下杨贵保和张艳兵。

  但上天对殷树茂的考验还没结束。

  2017年7月,一场措手不及的打击让他们跌入低谷。宜良县马街镇遭遇单点暴雨,养殖场一夜成“汪洋”,一场雨损失20多吨鱇浪鱼,殷树茂赔得血本无归。但即使是这样,他依然没有放弃。

  时间一长,殷树茂有了自己的苦乐观:“看见鱼,就觉得来劲了。每多一条鱼,珍稀土著鱼离种群灭绝就远了一步,我们的抢救性保护就迈前一步。”

  生物多样性的密码,不仅仅是物种多样、生态系统多样,更是遗传基因的多样。云南省共记录有鱼类13目43科199属629种。其中,土著种594种,云南特有种255种,在中国仅分布于云南的有152种。云南鱼类种数占中国淡水鱼类种数(1583种)的40%,种数居全国各省之首。殷树茂对此并不太清楚,但心中有个声音朴素而坚定:珍稀特有鱼类是大自然给人类的馈赠,不能在我们这代人手里没了。

  2012年,殷树茂做出一个重要决定:为抚仙湖储备优质的鱇浪鱼种苗。时光推移,看着鱇浪鱼种群日渐复壮,殷树茂又开始琢磨更多珍稀土著鱼的恢复和养殖。基地目前养殖了抚仙四须鲃、大头鲤、滇池高背鲫鱼、中国结鱼等80多种云南土著鱼,年孵化土著鱼优质种苗1.5亿尾以上,年养殖量近1000吨。

  除了池塘里的土著鱼种类丰富,基地四周的山上也长出了云南松、云南山茶、香椿树等近百种乡土树木。池塘边,每天都有白鹭、苍鹭、翠鸟等鸟类捕食鱼苗,一天下来,数十公斤鱇浪鱼苗都要被这些鸟儿吃掉。但殷树茂从不憎恨这些“猎食者”,在他看来,生物多样性就该如此。

  现在,从大山中走出、只有大专学历的殷树茂,带领一帮村民组成“农民团队”,凭借鱇浪鱼养殖技术创新,先后获得国家和省、市级创新创业大赛的一、二等奖。他还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开展土著鱼养殖技术研究,茂湾水产养殖基地先后被认定为中国农村专业技术协会科技小院、云南省优质种源基地、云南省省级原种场、鱇浪鱼研究所等。在今年举办的昆明市经济社会发展回顾与展望主题展中,殷树茂养殖的鱇浪鱼还作为全市发展绿色生态产业的成果之一,出现在博物馆展区。

  对于荣誉,殷树茂看得挺淡,他很少谈及自己,讲得最多的,还是国家对土著鱼保护的重视和投入,是土著鱼人工养殖繁育技术的一次次突破……

  种群恢复

  让更多鱇浪鱼畅游“回家”

  20世纪末,鱇浪鱼的生存危机已引起云南省委、省政府的重视。从2007年至今,抚仙湖鱇浪鱼增殖放流行动已持续不断地坚持了14年,每年投放鱼苗80万至100万尾。20多年的努力,鱇浪鱼得以绝处逢生,种群数量呈逐年增加之势。

  不过,理想和现实仍有差距。政府每年投放70万尾鱇浪鱼苗进抚仙湖,但由于鱇浪鱼生长周期长,为降低成本,很多养殖期不到两年的鱼苗被放入湖内,存活率不高。

  陈银瑞的团队做过实验,“鱇浪鱼以抚仙湖中的藻类为食,后者可吸收湖水的氮、磷、钾等有害物质,达到净化水质的作用,鱇浪鱼是整个抚仙湖水体生态循环系统的关键一环。”在众多专家看来,鱇浪鱼等土著鱼最后还是要回归到抚仙湖里,这既有利于土著鱼物种保护,又能净化水质和保护生态环境。

  在抚仙湖100公里之外的宜良,殷树茂的养殖场如今已实现年孵化鱇浪鱼优质种苗1.2亿尾以上。“现在我都不敢把鱇浪鱼喂得太饱,长得太快的话,我的鱼塘都容纳不下了。”殷树茂话语中藏着一丝无奈。

  为了让更多人了解鱇浪鱼的复壮故事,殷树茂在抚仙湖旁的太阳山小镇开起了展示门店。当清晨第一缕曙光洒进抚仙湖时,他喜欢站在山顶凝视着波光粼粼的湖面,仿佛看到这样一幅画面:数以亿计的鱇浪鱼带着种群恢复的使命,在碧波万里的抚仙湖中畅游,游向烟波浩渺的远方。

  鱇浪鱼几近绝迹后艰难复壮之路已经成功,鱇浪鱼成群结队的“回家”之路,或许不应太过漫长,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云南之路”也将越走越宽。(李思娴 王姗)

(责编:徐前、朱红霞)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