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务标:滇金丝猴的守护者

被滇金丝猴保护研究人员誉为“猴王”的云龙县检槽乡师井村老仙场村民小组彝族村民余务标,曾是一位野生动物的捕猎者。他居住的村庄位于云龙天池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龙马山片区,担任云龙天池保护区护林员、滇金丝猴监测员以来,捍卫滇金丝猴最南端家园成为他追求的事业。
2001年,大理大学博士研究生霍晟到龙马山研究滇金丝猴,余务标给他做向导。2002年、2003年,中科院昆明动物研究所、大理大学、云南师范大学又陆续来了一些专家、教授,都是来寻找滇金丝猴的。余务标在一次次带领他们上山寻找滇金丝猴的过程中,渐渐熟悉了滇金丝猴的生活习性。“我发现猴子每天午休几次、几点找食物、几点过夜,都有规律的。”
2002年的一天,余务标进山放羊时,见到两个老头牵着猎狗在打猎。一只小猴子掉在地上,大声叫唤,母猴躲在100多米外的树上不敢靠近。“我跑过去抱起小猴,将它放在离母猴50米左右的大树中间,躲在树后偷偷观察。不多一会儿,母猴跑过来抱起小猴。小猴在母猴怀里手舞足蹈,太可爱了!”从那以后,余务标不仅不再捕猎,还要动员村民也不再捕猎。
2006年,云龙天池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聘请余务标担任护林员、滇金丝猴监测员。10多年来,他每天在山上巡护6至7小时,滇金丝猴把他当成“自己人”,几乎每次进山都是会出来和他“打照面”。老余在树下走,猴子在树上跳,其乐融融。
2009年,余务标在一次巡逻中收走了狩猎者安装在山上的七八十个捕捉野生动物的铁丝套子。当天晚上,3个村民找上门来,将刀刃架到了他的脖子上,逼他归还套子。老余丝毫不肯退让,被那3人狠狠地打了一顿,致使他在医院住了12天,但出院不久他又再次踏上了巡山的路。
幸运的是,在许多像余务标一样的捍卫者守护下,滇金丝猴的数量在稳步增长。目前,保护区北部龙马山片区的滇金丝猴种群数量已从2004年的70多只增加到167只,南部天池片区已有近20只滇金丝猴。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