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云南频道>>州市

普洱江城:牵住牛鼻子 发展“牛路子”

2021年09月23日16:03 | 来源:人民网-云南频道
小字号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基石,普洱市江城县立足县域实际,紧盯产业兴旺、百姓富裕的发展目标,在加快当地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基础上,努力推动特色产业壮大升级,把肉牛养殖作为致富重点产业来抓,走出了一条“牛路子”。

“哞、哞......”在江城县宝藏镇水城村先锋村民小组李然家的牛棚里,江城本地小黄牛、安格斯、西门塔尔等品种的牛正等待着主人的到来。“早餐”时间到,饲养员把精心配制的草料倒入饲料池中,看着圈里的牛被养得膘肥体壮,养殖场老板李然脸上露出了开心的笑容。

江城黄牛。

江城黄牛广受好评却产量少,长期从事屠宰生意的李然就此发现商机。2014年,他开始养殖本地小黄牛,然而,本地小黄牛存在育肥周期长、抗病能力弱等缺点。对此,李然在自己看书学习科学饲养的同时与当地兽医讨教,不断引进能繁母牛和新品种进行杂交繁育,也收获了不少惊喜。

江城县宝藏镇水城村先锋村民李然说,育肥的牛一般三至四个月就可以出栏,一年至少能出栏三四批,每批有七十至八十头牛,那么一年就能够出栏200头左右。像冻精改良的小牛,饲养六个月就可以卖到六七千块钱,效益比以前提高了很多。

除去日常开销和工人工资,李然每年有二十余万元收入,眼看养殖场步入正轨,他对未来也充满期待。

近年来,牛肉价格持续上涨,又为肉牛产业发展添了一把“火”。如今,不仅农户养牛的积极性空前高涨,省内外企业也纷至沓来,在牛圈里寻找新商机。2020年,从事国际贸易多年的纳继辉和朋友一起接手了位于宝藏镇海明村的江城某牧业有限公司,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吸引纳继辉的地方。

纳继辉表示,现在好多人都是追求原生态的东西,自己和朋友打算在这方面下功夫,计划用益生菌来种的草做成饲料来发展养殖,逐步发展水肥一体化养殖。

长远考虑,纳继辉在交通更为便利的良马河村流转了3000余亩土地,主要用于建设现代化牛棚,主打水牛、安格斯、西门塔尔等多品种的能繁母牛育肥、销售。海明村7000余亩的草场专门用于散养江城黄牛,以保证江城黄牛的品质。

江城黄牛。

纳继辉说,公司下半年将着重把在山里散养的牛进行品种优化改良,良马河在建牛舍以育肥、流通为重点,计划在明年出栏牛达到五千至一万头,按照这个目标不断发展。

江城是全市肉牛产业起步较早的县之一,多年来,江城瞄准市场需求,从自然资源出发,坚持走基地化建设、规模化经营、产业化发展之路,大力发展以江城黄牛产业为特色的畜牧业,取得突破性进展。2018年7月27日成功注册“江城黄牛”地理标志证明商标,2019年12月6日发布实施了《江城黄牛品种地方标准》,2021年6月24日“江城黄牛”通过了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委员会现场核验,2021年底有望纳入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名录库。

市场推动、政策扶持,“牛群”一路发展壮大。截至2021年8月末,全县有肉牛养殖户1155户,肉牛存栏4.5016万头,其中能繁母牛1.6797万头;出栏2.239万头;牛肉产量达2462吨,农业产值达2.0935亿元。

牵牛要牵牛鼻子,致富要靠产业带。近年来,普洱市大力发展现代化畜牧业,江城县也不断推动肉牛产业提质增效,稳定增加群众收入,全方位延伸产业链发展。

江城县农业农村和科学技术局副局长、县畜牧兽医局局长周强说:“江城县2021年末,肉牛存栏要达到4.88万头,出栏2.17万头的目标任务。目前,我们制定了系列政策措施,从土地使用、费用减免、财政和信贷扶持等方面入手,努力推动肉牛产业走‘精品、特色、品牌’之路,积极打造高端肉牛养殖基地,全力加快推进普洱绿色经济示范区建设。”(朱榆倩、刘思瑞  江城县融媒体中心供稿)

(责编:木胜玉、朱红霞)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