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云南频道>>要闻

中国工程院院士戴永年:一生都离不开“益于民”

程浩
2021年09月16日08:30 | 来源:人民网-云南频道
小字号

戴永年院士简介

戴永年,男,1929年出生于云南昆明,有色金属真空冶金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昆明理工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真空冶金国家工程实验室主任,云南省有色金属真空冶金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

1951年,戴永年毕业于云南大学矿冶系;1956年,毕业于中南矿冶学院冶金系研究生班;1999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戴永年长期从事有色金属真空冶金和材料的真空制备研究工作,提出了金属真空气化分离理论,形成了有色金属真空冶金理论体系。

戴永年院士对母校云南大学的寄语:

祝我的母校云南大学辉煌发展。希望云南大学的学子们努力学习,成长为栋梁之材,为祖国的繁荣富强作贡献。

戴永年的办公室里挂着一幅字:立于德、成于学、展于创、益于民。这幅字,是他人生前92年最好的写照。

戴永年是中国工程院院士,毕业于云南大学矿冶系,昆明理工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真空冶金国家工程实验室主任,长期从事有色金属真空冶金和材料的真空制备研究工作。

人生前92年,他经历了太多事情,从励志用学识服务家乡建设到投身民主革命,再到负伤后重返云南大学校园,直到肩负起科技兴国的重任。

回首过往,沧海桑田,唯有初心不变。

戴永年院士和爱人。受访者供图

少年立志 家国为本

“立于德,就是做任何事要有品德指引;成于学,就是人要有学知识、学做事的本领;展于创,就是不能守旧,要敢于创新;益于民,就是要时刻想着人民。我向此而行,才有今天。”戴永年鹤发白眉,因听力不好,他说话时总会提高音量,中气十足。

1929年正月初九,戴永年出生在昆明翠湖边的景虹街。母亲先后生过9个孩子,受限于医疗条件,只有他和大姐、二姐活了下来。1935年,戴永年进入昆华女中附小上学。1938年9月,因日军空袭昆明,戴永年随父母回通海老家避难,并继续学业。

回忆那段时光,戴永年满是对父母的感恩——在战火纷飞的年代,父母为他搭建了一个宁静而稳定的家园,这也让他在未来的求学和工作中始终保持着勤学上进的状态,并立志“做有益于人民的事”。

1947年,戴永年进入云南大学矿冶系学习,从此与有色金属结下了不解之缘。“之所以选择矿冶系,是因为老家通海离‘锡都’个旧很近,小时候常听人讲有色金属的故事,很吸引我。”他回忆。

戴永年院士。受访者供图

进入云南大学后,戴永年把更多时间花在学习上,怎奈家庭拮据,品学兼优的戴永年不得已申请了助学金,每月能得到5块钱的补助。但这点钱单纯在食堂吃饭交伙食费都不够,他又找了一份家庭教师的兼职,总算能勉强度日。这样的艰苦的环境,塑造了戴永年日后吃苦耐劳,不屈服于困境的品格。

时局多变。1948年,国民党当局镇压民主运动,激发起青年学生强烈的反抗情绪,戴永年融入时代洪流。1948年12月,他加入了云南民主青年同盟——这个由中共云南地下党直接领导的地下青年组织吸纳了大批优秀进步青年,成为进步青年的核心组织。1949年7月,怀着为国家、为人民、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心愿,戴永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在国民党“九九整肃”时期,戴永年转移到通海做地下工作。1949年12月26日,国民党第八军从昆明败退,地霸沈永清等与敌勾结,引敌进入通海县城,戴永年通知守城人员向西撤退时,被敌射中,身负重伤,后经群众掩护才得以脱险。

1950年7月,他再次回到云南大学,继续未完成的学业。这段时期的经历,让戴永年坚定了信念:不管道路有多艰险,也要永远跟着中国共产党走;做一名有知识、有能力的矿冶工作者,造福家乡人民。

此后,无论阻力有多大,戴永年始终保有一颗赤诚之心,从未动摇。

真空先驱 创新不息

1951年,戴永年以优异的成绩从云南大学矿冶系毕业并留校任教。1954年,他进入昆明工学院(现昆明理工大学)工作,开启有色金属教学与研究之路。一晃60多年,他把人生最宝贵的年华都奉献给了这个行业。

期间,在做好教学工作的同时,戴永年常去工厂一线开展科学研究。他把从云南大学学的理论运用到实践中,又从实践中获取新的认知来反复验证理论,推进理论更新发展。在往返学校与工厂之间,戴永年摸清了传统冶炼的弊病。

对于实地考察的收获,他印象最深刻的一次是在云南锡业公司。因缺乏技术,云南锡业公司生产的锡铅合金需要运往上海加工,分离成锡和铅。然而在上世纪50年代,交通极不方便,单运费就是一笔不小的数目。尽管多年后,上海的技术引入到云南锡业公司,但加工用的氯化物电解法,流程长、工序繁杂,还存在分离不彻底的问题。

如何高效率地将铅和锡分离?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戴永年。1957年,苏联专家谢夫里科夫到昆明工学院讲学,讲到真空蒸馏精炼锡的方法。说者无心,听者有意。戴永年决定试试这个真空冶炼的小实验,没想到成功了。

怎么把这项技术用到工业上,这难住了戴永年。“当时,开展真空冶金研究的关键问题在于没有可参考的设备进行实验。”他说。

怎么办?“干呗!”1958年,在戴永年带领下,昆明工学院组建了我国第一个真空冶金实验小组。

实践的过程远比想象的更艰难。此后,一年四季无论风吹雨打,戴永年有空就往工厂跑,家里刚买的自行车,没多久就被他骑旧了。

时光匆匆,21年转瞬即逝。所幸,这一切戴永年坚持了过来。

1979年,他研制的内热式多级连续蒸馏真空炉得到云南冶金局鉴定,凝聚了戴永年和实验小组人员无数心血的设备终于研制成功。相比较而言,这套真空炉比电解法优势明显——流程短,无污染、作业速度快,作业成本减少了80%还多。

从此,这项技术和设备很快在全国炼锡厂得到应用,并以此为核心广泛用于几种金属的冶炼,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自此,真空冶金技术、设备开始走进有色重金属工厂,并出口到了巴西、玻利维亚和东南亚部分国家。

几经搬迁,曾给戴永年带来诸多荣耀的第一台内热式多级连续蒸馏真空炉,如今保留在昆明理工大学真空冶金及材料研究所里。这被大家称之为“老祖宗”的炉子,见证了戴永年及实验小组在困境中锐意进取的光辉岁月。

戴永年院士在与学生们沟通交流。受访者供图

心系未来 厚德育人

1999年11月,70岁高龄的戴永年被评为中国工程院院士,他也因此到达一生荣誉的巅峰。各大媒体争相报道这一喜讯,各方祝贺纷至沓来,但戴永年更乐意抓紧时间,做点实事。

有色金属材料是人类不可缺少的物质,无论是生活用品还是生产资料,都不可缺少,但有色金属的深加工及相关企业的产业化远未跟上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戴永年对此忧心忡忡。在他看来,云南很多有价值的矿产资源还没有真正实现生产,眼下产出的也仅局限在初级产品,能够转入深加工的产品非常有限。因此,这些年,云南的大小矿区都留下了他的足迹,无数省内外冶金、能源企业得到他的指导。他还曾写过文章发表,并主编了《金属及矿产品深加工》一书,探讨了如何开展研究创新技术,推动有色冶金产业振兴。

科研之外,近70年来,戴永年没放松过教学。他率先在国内开设“真空冶金”的相关课程及实验,培育了大批专业人才及技术骨干。1983年,他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并在1990年批准为博士研究生导师,先后培养了博士研究生42人、硕士研究生81人以及大量的本科生。他们中的许多人已经成为国内外的真空冶金专家、教授、技术骨干、学科带头人和企业高级管理人才。

直到前两年,身体条件已很差的戴永年依然坚持给研究生上课。他告诫学生们,无论是做人还是未来从事科学研究,都应该坚持“真、正、实”。他认为,大学首先要培养学生正直、正派的品德和一种比较开放的思想,同时要培养学生做一个正派、有正气的人,同时无论是做人还是做事,要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地做对人民有益的事。

戴永年院士在与学生们沟通交流。受访者供图

从戴永年对当代大学生的希望,可窥见其此生一直都在为“益于民”的志向努力着。这一志向,与70年前云南大学的教诲不无关系。

在戴永年印象里,老师们的一言一行,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回头看,对他日后的从教、科研之路影响巨大。

“在云南大学上学时,我的老师们没有追名逐利,都是认真工作,兢兢业业。”他举例说:“老师李夢庚在科研经费严重不足的时候,专门拿出工资搞科研,还资助贫困学生印发资料;我也经常到老师谭庆麟家,他从来不摆架子,经常给我讲国外冶金方面的知识……”

戴永年还记得,1954年3月31日,他和妻子在云南大学会泽院大厅举行结婚典礼。婚礼虽然简单,但仪式还算隆重,小两口请到了时任云南大学校长的李广田主持婚礼。

母校云南大学将迎来建校100周年,戴永年希望年轻学子努力学习,成长为栋梁之材,为祖国的繁荣富强作贡献。于他自己,如今身体条件虽已不允许,但心仍驰骋在一大批以世界一流为目标的重要课题上。

对他而言,92岁的自己,仍然在路上。

(参考资料:丁玉梅、曲涛著《戴永年传》)

(责编:木胜玉、朱红霞)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