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云南频道>>要闻

云南富源:濒危土著鱼曲靖金线鲃重现“江湖”

2021年09月08日09:37 | 来源:人民网-云南频道
小字号

在云南省曲靖市富源县大河镇圭山村旁的地下暗河出口,用肉眼就能看到金线鲃随着清澈见底的河水一起流入块泽河,进入南盘江。

曲靖金线鲃又称金线鱼、油鱼,与大头鲤、大理弓鱼、抗浪鱼被称为云南四大名鱼,金线鱼被誉为云南四大名鱼之首,主要分布于曲靖、富源等地下暗河、龙潭和部分溪水中。

曲靖金线鲃。

“金线鱼对生存和繁殖环境的要求非常严苛,水温不能高,18至20摄氏度最为合适,还必须是干净的流水。”富源县水产工作站站长陈锋说,进入本世纪后,由于人类活动产生的垃圾污水未得到有效处理便随意排放,河流、地下水质急剧下滑,加之“电毒炸”等非法捕捞,使得曲靖金线鲃种群数量严重衰退,仅残存分布在富源境内部分龙潭、溶洞中,溪水、河流中的曲靖金线鲃几乎绝迹。

几年来,富源县紧跟全面落实河长制步伐,因地制宜建立了县、乡、村三级河长,县、乡、村、组四级治理体系,设县乡村级河长580名,村小组巡查员和专管员560名。累计出台河长制13项配套制度,实现各工作环节无缝隙衔接。建立河长责任清单和河长闭环工作机制,县级河长每两月一次、乡镇级河长每月1次、村级河长每半月一次巡河呈常态化运行。实现河长全县全水域、无盲区覆盖,无论是城乡河流,还是田间溪流,凡是群众叫得出名字的水域均有了河长守护。

河流有人管,但治理污染还得从源头抓起。

金线鱼赖以生存的块泽河上游支流从县城穿流而过,是导致干流污染严重的重要源头。

景色秀丽的块泽河峡谷。

富源县把河道治理与城市治污相结合,2020年投资2.1亿元,在源头建设了4道拦沙坝,治理总面积达30万平方米,清淤河道12万平方米,修复河道堤防6公里,建设雨污分流管网40公里,弱电综合管沟20公里,对河岸沿线进行拆围增绿、见缝插绿,拆除临时建筑,大力整治乱占、乱建、乱堆、乱采“四乱”问题,安装了远程视频监控点,设立了河流断面水质监测点,全天候监测。

为了治好管好县内44条河流,该县近年来组织开展了联合执法、入河排污口整治、水源地集中保护、水生态修复等12个专项行动,累计拆除违规侵占河道建筑103幢,拆除侵占河库岸线农家乐2家,排查整治排污口136个、整改提升省级名录入河排污口4个。

不断加大力度整治农业面源污染,已完成乡镇村庄污水处理项目68个、垃圾收集处理项目48个,90%的农残膜得到回收,80%的耕地推广测土配方施肥,不达标养殖场100%关停。

整治有力有效,换来了河畅水清,水质变好,块泽河里又有了金线鱼的踪影。

“水质好了以后,到河边钓鱼的人也多了,偶尔也有人钓到金线鱼。”圭山村党总支书记何凯祥说。

金线鱼人工驯养地。

为长远计,在推进河流整治达到自然修复效果的同时,一方面不断强化执法队伍和装备设施建设,加大执法人员培训力度和法制宣传力度,引导群众积极参与监督及巡护工作,提高监管效率。在重要水域持续开展专项整治行动,清理取缔各种非法利用和破坏水生生物资源及其生态、生境的行为,做到发现一起、查处一起、整改一起,严厉打击“电毒炸”等非法捕捞行为。

另一方面,早在2007年富源县水产站就已经开始了金线鱼仿生态养殖,2010年开始人工繁殖试验,2011年取得成功,2012年全人工繁殖取得成功,并在圭山村暗河出口处的水产养殖企业进行了试推广养殖。

据养殖户李保国介绍,由于金线鱼的生长周期长,生长慢,三五年也仅有二三十公分左右,除了要留存一部分作为繁衍物种,养殖一年也仅能产出几十公斤,按当地市场1200元每公斤计算,会有几万元的收益,小散养殖还可以,如果是大规模养殖,成本会增加很多,效益反而不好,所以在推广养殖的七八年间,也仅有几家规模小的养殖户。

出于资源保护、繁衍物种考虑,加上养殖也能带来一定的收益,李保国一直坚持养着,希望将来能为金线鱼的规模化养殖和深度开发利用提供些助力。

走出李保国的养殖场,门口便是当地金线鱼从消失又有了踪迹的块泽河,水流平缓,河水清澈,在暗河与块泽河的交汇处,陈锋指着仔细寻觅后发现的如火柴般细小的鱼儿,一边叫大家看,一边说道:“这就是了,这就是了。”(郭燚、杨权风、吴振坤 文/图 富源县融媒体中心供稿

(责编:徐前、朱红霞)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