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憨人”育蜂有道

“我做什么事情都不怕吃亏。”这句话出自“憨人”张建雄之口。张建雄出生于云南省玉溪市通海县四街镇的一个农民家庭,十一二岁正是贪玩的年纪,张建雄就常常跟着父母下地干活,性格踏实不怕吃苦,大伙儿就称呼他“憨人”。别看张建雄学历不高,他如今已是玉溪市最大的烟蚜茧蜂繁育基地的负责人,提起现在从事的工作,他笑着说起了以前的故事。
张建雄正在介绍烟蚜茧蜂。
初“遇”蜂
90年代,烤烟是通海县主要的经济作物,张建雄不爱上学,天天跟着父母去田里栽烟。时间一长,踏实肯干的他就对烤烟生产技术如数家珍,成家以后,烤烟也成了家里主要的收入来源。2018年,有一位烟草部门的职工带了一批烟蚜茧蜂到他的田里放飞,从没接触过这些小家伙的张建雄一下子着了迷。“别看这些蜂这么小一个,对付蚜虫可比农药都厉害。”张建雄总是把烟蚜茧蜂挂在嘴上,“有一次,烟草专卖局的人找到了我,告诉我繁育烟蚜茧蜂的项目正在招标,所以我就试了一下。”2019年,通过公开招标,张建雄正式成为了一名育蜂业主。
繁“育”蜂
起步其实并不容易。“我没读过什么书,一开始哪会干这个啊。”对于没有经验的张建雄来说,要学的东西太多了。“不过烟草专卖局开展了很多培训,还请了专业的技术人员来手把手指导,慢慢的我就会了。”现在,他已经对育苗、接蚜、接蜂、繁蜂等育蜂流程倒背如流了。产业一做大,人手就紧缺,张建雄就到村子里请了五六十个短工。“他们都是附近的农户,农忙后就来我这里打工,因为对烤烟比较熟悉,所以上手很快。”张建雄有点心疼地说道:“一人一天150块呢。”随着发展壮大,张建雄的基地已经拥有多台专业的取蜂机,一座冷库和150多个大棚,每年创造300多万产值,繁育出来的烟蚜茧蜂不仅供应云南省各州市,湖南、贵州、重庆、广西等各个省份也纷纷下了订单。
驾“驭”蜂
在繁育烟蚜茧蜂取得成功后,张建雄一直在思考如何延伸这个产业链。随着绿色防控的理念越来越深入人心,烟蚜茧蜂的应用变得更广了。张建雄介绍说:“不仅仅是烤烟,像丽江华坪的订单就是应用在芒果树和花椒树上。”善于思考的他把眼光放到了更远的地方,育蜂结束后空出的大棚他也想到了用处。“羊肚菌的生长周期是从九月份到次年一月份,刚好和烟蚜茧蜂相反,我想找几个合伙人一起来种羊肚菌,一亩差不多就有1万块钱的收入,我这片基地可是有70多亩呢。”提到羊肚菌种植,他说:“这个东西有点难养,我们村子里有人种了10多亩,但是一棵都没有种出来。”过了一会儿,他又说:“不过我有信心呢,前段时间政府和供销社的人来和我谈,说要请专家来提供技术指导,肯定可以种好的。”
现在,张建雄已经是四街镇著名的致富带头人。“大家都说‘憨人’其实一点都不憨呢。”张建雄羞涩地说。(孔玉艺)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