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云南频道>>社会

云岭深处 有群给野生菌“绘族谱”的人

2021年08月19日10:42 | 来源:新华网
小字号
原标题:云岭深处 有群给野生菌“绘族谱”的人

  云南素有“野生菌王国”之称,每年5月至9月野生菌生长旺季,都会有不少人进入深山,寻觅这一大自然的神奇馈赠。他们中的大多数人,捡拾到菌子后都是将其卖进市场、送入餐桌,满足食客们的味蕾;但也有一小部分人,寻觅到菌子后会将其小心翼翼地送入实验室,做进一步的研究,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副研究员吴刚,就是这小部分人中的一员,他所从事的工作,专业上叫真菌多样性与分子进化研究,通俗来讲,就是为大型真菌“绘族谱”“认亲戚”。图为吴刚在林间采集野生菌标本。(新华网 念新洪/文 赵普凡/摄)

  采集野生菌标本的工作,通常以小组形式开展,但为了提高工作效率,进入林子后成员们就会各自散开,在一定范围内,朝不同的方向进行寻找。图为航拍视角下,吴刚独自在林间寻找野生菌。(新华网 赵普凡/摄)

  尽管云南的山林中蕴含着丰富的野生菌资源,但这些菌子都特别善于隐藏,把它们找出来是一件既考眼力,又考经验的“技术活”。图为吴刚在草丛中发现一朵小小的野生菌。(新华网 赵普凡/摄)

  吴刚面对镜头展示自己找到的野生菌。(新华网 赵普凡/摄)

  一个上午下来,吴刚收获不错,找到了不少菌子,其中右下角的绒盖金牛肝菌,是他命名并发表的野生菌新种。(新华网 王奇旺/摄)

  发现野生菌并确认是自己想要采集的种类后,吴刚拿出相机和小脚架,进行拍照记录。在相机还没有普及的时代,老一辈的真菌学家们,都是凭着手中的一支笔,一笔一画地记录野生菌的形状和特征。(新华网 赵普凡/摄)

  光线不太好的时候,吴刚还会拿出两块小小的打光板,给菌子打个光再拍照。(新华网 赵普凡/摄)

  拍完照片后,吴刚将采集到的野生菌标本小心翼翼地放进透明的小采集盒里,带回实验室做室内记录。(新华网 赵普凡/摄)

  室内工作,包括野生菌外观形态记录、照片整理、标本制作和烘烤等,“一般都要熬夜到晚上12点多才能完成,我最晚的一次熬到了凌晨4点,因为收获有点多。”吴刚说。(新华网 赵普凡/摄)

  实验室内,科研工作者正在进行分子生物学实验,包括DNA提取、扩增和测序等。获得数据进行分析,并结合形态观察结果,完成物种鉴定。(新华网 赵普凡/摄)

  室内记录工作完成后,吴刚将采集的野生菌放入专门的烤箱内进行烘干,制作成干标本。左图为新鲜的鹅膏菌,右图为经过8小时烘干后的鹅膏菌标本。(新华网 赵普凡/摄)

  烘干后的野生菌标本,将被编好馆藏号,在录入馆藏信息后放入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标本馆进行保存。(新华网 赵普凡/摄)

  在标本馆馆藏的众多野生菌标本中,吴刚特别介绍了一份名为“祝良伞”的标本,这是以他的导师、著名真菌学家杨祝良的名字命名的真菌。在真菌学界,用人名给真菌命名,是对该科研工作者在这一领域突出贡献的一种肯定。(新华网 赵普凡/摄)

  在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就能找到“祝良伞”。新华网发(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供图)

  图为2019年,著名真菌学家杨祝良(前排左4)带领团队年轻一辈的研究人员,和国外研究者一起,在野外进行科考。近半个世纪以来,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的科研工作者,坚守祖国西南边陲,致力于真菌多样性与分子进化研究,截至目前共采集并保存了10多万份真菌标本、命名发表了400多个真菌新分类单元。他们的研究工作,丰富了西南地区真菌物种的多样性和特有性,也为当地野生菌的保护和开发利用提供了理论指导。新华网发(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供图)

(责编:徐前、朱红霞)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