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易门警方助失散二十年母子团聚

2021年6月4日,云南省昭通市鲁甸县的吴某仙跨越2000多公里的山山水水,与已经失散了二十年的小儿子王某能团聚。
那一刻,吴某仙与王某能紧紧相拥在一起,泪水如决堤般涌出。这对已经分离二十载的母子,双手紧紧握在一起,久久没有分开。在场之人,无不泪目。
失散二十年母子再团聚为易门警方送锦旗。
8岁儿童失踪引家庭变故
当年,吴某仙上有两名眼睛失明的父母,下有4个儿女,家里总共只有2亩半不到的田地。为了维持一家生计,吴某仙夫妇每天起早贪黑,在田地上劳作,根本没有时间照顾自己年老的父母和年幼的儿女。为了减轻家庭负担,吴某仙年迈的母亲时常领着小外孙王某能一起外出乞讨。没有想到,双眼失明的她让人贩子有了可乘之机。
“大约12点的时候,我得知小儿子不见了,一下子懵了。”吴某仙清楚地记得,那一天是2001年5月27日,农历初五,正是王某能8岁的生日。
“当时我被关在一个小屋内十多天。有两男两女看着我。”面对4个大人,王某能十分无助。“由于我晕倒了,就被抛弃在路边。”王某能在醒来后,不知道自己身处何方。他后来才知道,他到了福建。
“丈夫气伤了,一直不吃饭。”自己的小儿子被拐,丈夫王某十分忧伤,整天忧心如焚,茶饭不思。不到一年的时间,一个本来壮壮实实的汉子,开始变得消瘦憔悴。
一开始,吴某仙以为丈夫的消瘦憔悴是不吃饭所致,只是在小诊所内诊治。等丈夫病情加重,吴某仙才发现他的病情已经到了癌症晚期。在王某能被拐不到一年,王某就去世了。一个本来完整的家庭,就因人贩子的恶行,阴阳两隔,骨肉分离。
20年大海捞针 思重逢一日
“我们发动了十多个亲戚到处找,找了半个多月,都没有一点消息。”吴某仙后来得知,王某能被拐后,他们的亲戚在昭通到处寻找她的小儿子。客运站、火车站……凡是他们能想到的地方,都找遍了,但都是音信全无。
“我到昆明火车站蹲守了一天。”当时在云南省玉溪市通海县打工的二哥王某成在听见弟弟被拐后,很震惊。“好好的一个人,说不见就不见了!”当即到昆明火车站寻找。不但如此,他们一家还联系了昆明的亲戚到火车站寻找,期望能找回王某能,但是,这种漫无目的地寻找,根本就没有一点效果。
“丈夫交代,要我继续找下去。”最终,吴某仙的丈夫带着对小儿子的无限思念,含恨而终。于是,吴某仙一个人开始了寻亲之路。几年间,她走到哪里,就找到哪里。只要见到小孩,她都会到跟前看看,期望能再次看到那熟悉的身影。遇到小孩多的时候,她就会呼唤王某能的小名,期望能再次听到那熟悉的声音。
“我当时没有钱吃饭,也没有钱住宿。”没有钱,吴某仙只能靠自己的双脚,从昭通老家一直向昆明方向寻找。饿了,就向沿途的好心人讨口吃的;困了,就原地找地方睡一觉,醒了,就继续迈着沉重的脚步寻找,可谓是饥寒交迫。
“我一路上都在想,他现在到底如何了?还在不在人世?”虽然吴某仙做过最坏的打算,但是一直没有放弃。“就算是找到死那天,我都要找!”对儿子的爱和对人贩子的恨,让吴某仙坚持了下来。
虽然王某能记起儿时的玩伴和事情,但是,对于他出生长大的地方,却怎么也想不起来。王某能曾经两次到过四川,到两个被拐儿童的家中认亲,但是因为方向不对,他所有的努力都白费了。
春去秋来,寒来暑往。“我要感谢那些帮助过我的好心人!”2005年,吴某仙硬是靠着她的双脚,一路风餐露宿走到了易门县。这期间,她不知碰了多少壁,受了多少白眼,更不知道自己到底走了多少路。
到了易门,在一个好心人的帮助下,她在易门县做点零售维持生计。打工之余,她一次又一次地到易门县及周边县市区村子里转转看看。昆明、玉溪、安宁、双柏等地的大街小巷和村村寨寨,都留下了她孤独的身影。
15年苦苦追寻现重逢曙光
2016年7月的一天,吴某仙听说,网上有一个“宝贝回家”寻子平台,帮助许多被拐儿童找到了亲人。这时,距离吴某仙的寻亲之路已经过了15个年头。15年的风霜,让她的脸庞刻满了沧桑的痕迹;15年的艰辛,让她的身体承受了太多的压力和痛苦,但是在那张倔强的脸庞和充满希望的眼神里,看到的是她坚定的决心。
“我当时很高兴!”这个没有读过书的母亲,没有过多的语言来形容激动的心情,只会一味地说“高兴”。2016年7月4日,她在好心人的帮助下,在“宝贝回家”平台上登记了寻人信息。
“我也在网上发过几次寻人启事,有一次还花了2800元寻人。”二哥王某成对找兄弟的事也没有放弃。在2008年前后,他发的帖子得到一次回应,在山东找到一个像他兄弟的人,但是最终希望越大,失望越大。
“麻烦你们帮我抽点血。”2016年7月6日,吴某仙来到易门县公安局,对刑侦大队民警说。“我看到她时,她的眼睛红红的。”当得知事情的原由后,看着吴某仙满怀希望的眼神,当时负责接待的民警高斌当即为吴某仙采集了血样,并将DNA检测结果录入到全国联网的公安打拐系统。
“我相信政府会帮助我!”在了解了公安打拐系统的用处后,出于对警方和科技的信任,吴某仙将寻子的“接力棒”交到了警方手中,停止了一个人的寻子之路。一有时间,她都会到公安局问问,看看她儿子的事有没有着落。
“看到比中结果,我当时感觉有戏了!”2019年11月,一名叫陈某发的福建籍男子与吴某仙的DNA单亲比中。高斌通过吴某仙提供的照片和其它材料分析,认为只要陈某发与吴某仙的两个儿子的血液染色体比对成功,基本就能确定陈某发就是被拐的王某能。
“我们怎么也找不到陈某发的踪迹。”2019年11月8日,易门警方向福建安溪警方请求协助,可是找不到人,易门警方也没有找到陈某发的踪迹。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高斌将吴某仙寻子材料放在最显眼位置,一直跟进此事。只要过一段时间,他就会通过公安“大数据”查一下陈某发去向。高斌知道,只要取到陈某发的血样,事情就会有结果。
2021年1月,公安部在全国部署开展“团圆行动”,高斌再次向安溪警方发送《协查函》,但还是没找到人。2021年3月27日,高斌再次上网查询时,发现在西双版纳州勐腊县有陈某发的入境记录,于是,他立即联系勐腊警方开展工作。
“结果出来后,证实了我的判断。”经过鉴定,确定陈某发就是吴某仙的小儿子王某能。后来,易门警方通过深入查询,发现陈某发2020年3月20日到达西双版纳州后,就再也没有踪迹。2021年3月5日,陈某发入境后,在勐腊县被集中隔离医学观察。
“每次吴某仙来,她眼中都满怀希望。”高斌告诉了吴某仙一家比对的结果,并告诉她要调整好心情,做好认亲的思想准备。
“你们操心了,谢谢你们的帮助!”当听见结果,吴某仙激动的心情溢于言表,真诚地对民警们表达她们一家的感激之情。当吴某仙听到消息时,眼睛一下子就红了。“只要他好好的,我心里就踏实了!”当时,吴某仙已经在憧憬着认亲的场景。
20年寻亲之路以圆满落幕
4月6日,易门警方收到安溪警方寄来的陈某发血样,送检结果一致。5月17日,易门警方与安溪警方取得联系,为双方认亲做好前期准备工作。
“我们一家都十分高兴。”6月1日,当吴某仙听说要去认亲,当即让两个儿子带着她连夜驾车往2000公里外的福建省安溪县赶去。由于思亲心切,一路上,吴某仙一直催促两个儿子轮流开车,于6月3日早上到达安溪等候消息。
“我当时不怎么信。”二哥王某成得到消息后,却持怀疑态度。“以前每次听到点消息,我都会很高兴。”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几次无功而返的经历,让王某成对找到兄弟已经没有抱太多希望。20年来,王某成已经作过最坏的打算。他很少想过,他们兄弟还有再见的一天。
“他跟小时候一样,我一眼就认出来了!”6月4日一大早,在安溪县某派出所,一名穿着黑色T恤的男子来到会议室。这名男子,正是被拐了20年的王某能。“当时犹如在梦里。”见到王某能的那一刻,吴某仙的双眼更是盯在这名男子身上,一眨不眨,满眼泪花。
王某能在得到民警肯定的眼神后,没有片刻犹豫,径直走到其母亲面前,与满怀期待的母亲紧紧相拥在一起。“他记得大哥、二哥,还问姐姐怎么没有来。”8岁被拐,但是王某能仍能清楚记得他有两个哥哥和一个姐姐,这时,他已经提前知道父亲病故的消息。
今年已经28岁的陈某发是不幸的,也是幸运的。不幸的是,他8岁就被人贩子从云南拐到福建。也许是上天的眷顾,他的晕倒,让他脱离了被拐儿童那些悲惨的经历。幸运的是,他遇到了人生中的贵人—养父陈某。陈某从路边发现王某能后,对王某能视同己出,与自己两个儿女同等对待,一直从小学读到了大学,可谓是父慈子孝、情同手足。
“养父从小就告诉王某能,他不是亲生的,长大后可自己决定去留。”已经做好思想准备的吴某仙没有感到遗憾,交代吴某能要好好地报答养父母。
“这个结果,比我预期的好多了!”虽然王某能最终选择了在福建继续自己的事业,王某成并没有太多的遗憾。他认为兄弟也成年了,只要认他们,在哪里都一样。回到易门后,他每天都与王某能通话,诉说离别之情,其乐融融。
“我们这几年的付出都是值得的!”看到吴某仙一家团聚的温馨一幕,一直负责此事的民警高斌感慨万千。(唐新华 文/图)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