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云南频道>>要闻

深山观鸟人

程浩
2021年08月04日08:36 | 来源:人民网-云南频道
小字号

盛夏时节,热带雨林的天气有点让人猝不及防,前一秒还是晴空万里,下一秒就是瓢泼大雨。

不止人猝不及防,犀鸟也是。这天中午,在被观鸟人称为“中国犀鸟谷”和“观鸟圣地”的云南省德宏州盈江县石梯村附近,一场暴雨说来就来,一只小犀鸟和父母刚从树洞出巢觅食,就被浇了个“透心凉”。小犀鸟全身湿透,任凭怎么扇动翅膀也飞不起来,落在地上。

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棕颈犀鸟。曾祥乐摄

这一幕被村民看到,大伙跑上前,生怕小犀鸟被冻着,准备给它取暖。闻讯赶来的曾祥乐制止了,他和村民把小犀鸟放到一处淋不到雨的地方,然后起身离开。次日,羽毛晾干的小犀鸟飞走了,远远地,曾祥乐看到一家三口在天空翱翔。

“我们保护野生动植物,要尊重大自然的法则和规律,适当的人工干预是必要的,但过分干预的话,会让它们丧失独立生存的能力,进而破坏自然规律。”曾祥乐说:“你看,这只小犀鸟就挺顽强!”

遵循曾祥乐保护动植物的态度,今天我们来听听他的故事。

曾祥乐。受访者供图

观鸟“发烧友”恋上云南

曾祥乐不是盈江当地人,却是当地最了解鸟的人之一。这一点,他自己之前也没想到。

31岁的曾祥乐是江西赣州人,大学读的是公共管理专业,毕业后到北京进入《中国国家地理》杂志从事新媒体工作。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同朋友来到号称“中国猛禽迁徙窗口”的百望山观鸟,连望远镜都要从别人借的他,看到各种猛禽从峡谷中穿过时惊呆了,从此爱上观鸟。

曾祥乐开始自学鸟种识别、鸟类分布等知识,一本厚厚的《中国鸟类手册》几乎不离身,一有空就翻阅,记鸟名、记识别方法,不停做记忆测试。他成了观鸟“发烧友”。

黑顶钝头蛇。曾祥乐摄

2014年,曾祥乐前往盈江观鸟。年轻的“鸟人”被葱茏的原始森林及受这片栖息地哺育的鸟兽吸引。“当时我就不想回北京工作了。”

地理位置上,盈江县属于喜马拉雅山延伸的横断山脉,最高点大娘山海拔3404.6米,最低点那邦拉咱河口海拔仅210米,从低海拔到高海拔依次出现热带雨林、热带季雨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温带灌丛、草甸等山地垂直生物气候带谱,使辖区内生物多样性十分丰富。

特别是,盈江被誉为“中国鸟类资源第一县”,有记录鸟类710种,占云南省的71%,占全国的51%,享有“活着的鸟类博物馆”的盛誉,其中不乏犀鸟等明星鸟类。

一个月的斟酌,“鸟人”曾祥乐决定定居盈江县石梯村,他还把头像换成了当地一种罕见且英气非凡的猛禽——猛隼。

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血雉。曾祥乐摄

高山深壑  村里来了“引路人”

石梯村是个位于中缅边境的景颇族、傈僳族聚居村寨,因旧时商队为通行在陡峭山崖上开凿阶梯而得名。漫步其间,道路宽阔整洁,一排排具有少数民族特色的新居映入眼前。其中一个院落整洁干净,主人便是曾祥乐。

这是一座极具民族风情又不失现代功能的小屋,是曾祥乐和妻子袁舒从老乡手里租过来后翻修而来的。平日里,曾祥乐带团观鸟,做“鸟导”养家,夫妻俩专门腾出房间接待观鸟的游客。

曾祥乐发现,为改善生计,村里靠山吃山,不少山林被破坏,鸟类的栖息地被蚕食。即便如此,村里人的生活还是没能好起来。

为改变现状,当地党委、政府动员村民们保护山林,当“鸟导”发展“观鸟经济”。村民们不知道鸟的名字,2017年,在当地党委政府扶持下,曾祥乐和当地的观鸟达人班鼎盈合计,成立盈江县观鸟协会,致力于当地的鸟类保护和观鸟经济的发展。

“观鸟还能赚钱?”村民们不相信。为打消疑虑,曾祥乐和班鼎盈开设培训班教授“鸟导”知识。抱着“搞不成还能再穷到哪儿去”的心态,几名年轻人跟着学习,当起“鸟导”。

慢慢地,村里“鸟导”越来越多,在党委政府和观鸟协会宣传下,村里名气也越来越大,国内外的观鸟爱好者争相前来,石梯村在观鸟界“火了”。

挣到“鸟钱”的村民们改变生产方式,不再破坏山林,村里生态慢慢修复,消失百年的花头鹦鹉、鸟类中的“大熊猫”红腿小隼等珍稀鸟类重回这里。

绿水青山有了,“金山银山”来了。曾祥乐像个爱管闲事的操心婆,时刻提醒村民和游客:“不要离鸟太近,不要大声说话,要尊重鸟的生存权,不要为了眼前利益干扰到鸟类!”

国家二级保护野生植物黄花杓兰。曾祥乐摄

朴素理念在孩子们心里扎根

妻子袁舒这几年也没闲着,随丈夫在雨林深处安家后,她明显感觉到,村里的孩子可玩可学的东西有限,读物匮乏。思前想后,她在朋友圈发起征集闲置绘本和小学益智读物的活动,很快得到积极响应,短短两个月的时间便收到400多册捐赠图书。

小院有了读书角,一下子热闹起来,袁舒常拉着丈夫为孩子们组织和大自然相关的公益活动。“我们谈论过生命还有三天我们会做什么,我们一起养毛毛虫、种花、去观鸟……”袁舒笑着说。

循序渐进下,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朴素理念,在孩子们心里扎了根。

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滇金丝猴。曾祥乐摄

妻子忙活的同时,曾祥乐的足迹并没有只停留在村里,他挎着相机跋涉在云南各个生物多样性汇集的区域,进入他镜头里的也不再只有鸟类,还有其他动植物。在与自然为邻的路上,他想把路越走越宽。

以前每年暑假,会有来自北京、上海、广东等地的亲子团到盈江观鸟,曾祥乐给孩子们讲自然界的山川草木、鸟兽虫鱼,带着孩子们探索大自然的神奇。今年7月,瑞丽发生新一轮疫情,到与之相邻的盈江观鸟的亲子团少了。曾祥乐把亲子团带到迪庆、丽江、大理,继续带孩子们领略云岭大地生物多样性的神奇。

“看到没有,(滇金丝猴)出来了!”这天,在位于迪庆州维西县塔城镇的香格里拉滇金丝猴国家公园,一只滇金丝猴在树上嬉戏,曾祥乐小声讲解,孩子们边听边看。

“滇金丝猴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我们要不要保护好他们?”讲解完,曾祥乐问。

“要!”孩子们异口同声。

(责编:木胜玉、朱红霞)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