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云龙:打好“五张名片”讲好团结故事
近年来,云龙县紧扣“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的总目标,立足云龙民族特色、历史文化本色、资源优势底色,打好“太极福地、八大盐井、生态文明、桥梁文化、主题教育馆”等五张名片,讲好“天然太极福地、美丽幸福云龙”的团结故事。
打好“太极福地”名片 讲好“中华文化符号”的精神故事
云龙县因沘江弯曲的形状,出现了自然天成、世所罕见的地貌奇观——天然“太极”,滋养着云龙世世代代的各族群众,爱太极、悟太极、学太极蔚然成风。
大理云龙县:打好“五张名片”讲好团结故事。供图
“每天早上七点钟,我们几个老头风雨无阻准时相约太极健步走,这不仅愉悦了心情,还锻炼了身体。”78岁的杨侦爷爷说道,“如今,到太极健步走、练太极的人也越来越多,特别是晚饭后老老少少走出家门、走向健康,无形中还拉近了家人、朋友、同事、邻里的距离,每天都是一幅健康祥和的景象。”
打好“桥梁文化”名片 讲好“交往 交流 交融”的发展故事
“隔山容易隔水难”,云龙境内江河纵横,为了更好出行、方便古代云龙盐业和银铜矿的开发等生产生活,各民族群众发挥聪明才智,建造了浮、吊、拱、梁不同类型的百余座桥梁。因此博得了“滇西桥乡”“古桥家园”“世界桥梁艺术博物馆”的美誉。
“不难想象如果曾经的云龙没有过江涉河的通道,怎能实现从古至今云龙因盐而生、因盐而兴的各民族融合发展呢!”县民宗局长字张燕介绍道,“从古至今,桥梁成为了各民族之间、城乡之间、村寨之间交往交流交融的情感纽带。因为桥梁,各民族之间谱写着‘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交往故事。”
由远古的溜索、藤桥、独木桥到现代的钢混桥、铁板桥、高架桥,桥梁的变迁见证着云龙的发展,一部桥梁建筑史,就是云龙的文明进步史;一部桥梁建筑史,就是云龙的社会发展史。
大理云龙县:打好“五张名片”讲好团结故事。供图
打好“主题教育馆”名片 讲好“共建精神家园”的历史故事
云龙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教育馆将“一条主线”“两个共同”“三个离不开”“四个自信”“五个认同”贯穿始终,主题教育馆上下共有2层,分为“牢记嘱托、感恩奋进”序厅、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各民族共同书写的悠久历史、各民族共同创造的灿烂文化、各民族共同守护的生态家园、各民族共同培养的伟大精神、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实践成就、数字教育馆8个展区。
“主题教育馆投入800多万元,率先在宝丰乡建成首个县级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教育馆。目的是教育引导全县各族干部群众切实增强‘五个认同’,构筑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积极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教育馆讲解员黄蓉介绍,“自3月份开馆以来,先后接纳了不同层次的学习教育活动共50余家2000多人,参观后,大家都认为,主题教育馆从不同的角度诠释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国家统一之基、民族团结之本、精神力量之魂。”(记者 博达 通讯员 杨晓玲)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