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云南频道>>州市

白族老党员董阳初:“入党是这辈子最正确的事”

2021年07月23日08:37 | 来源:昆明日报
小字号
原标题:“入党是这辈子最正确的事”

  已入党55年的董阳初。

  “入党是这辈子最正确的事。”在安宁市金方街道洛阳池社区里,76岁的董阳初一脸慈祥,向记者坚定地说出这句心里话。

  光荣在党50年,董阳初初心不变,一步一个脚印地践行着自己的入党誓词。他说:“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是共产党领导人民创造了今天的幸福生活。”

  生在旧社会长在红旗下

  董阳初,白族,1945年10月28日出生于大理的一个农民家庭。虽然已是古稀之年的老人,但是他体态轻盈,说起话来中气十足。回忆起经历过的岁月,他的脸上依旧充满了乐观。

  “我是生在旧社会,长在红旗下。”回忆起曾经的岁月,他饱含深情地说。

  其实,童年时期,董阳初的生活是艰苦的。“那时候的农村生产力很落后,一年到头就是在田里忙。住的是茅草房,交通也不便,出行难是常态,收庄稼靠的是人背马驮。”

  但是他的童年也充满了能量。这种能量,来自党的关心。董阳初说,党对少数民族地区历来都很关注,特别是对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他记得小时候,村里的学校都是党委政府聘请的专业教师在授课,这些教师对学生的教育也非常“接地气”,除了布置必要的家庭作业外,还要求学生力所能及地帮助家长。

  将为民初心镌刻在心中

  1966年,昆钢公司到大理招工人,董阳初因在村里勤劳肯干被招工的负责人选中,从此走上了“产业工人”的生活轨道。

  “从大理坐货车,一路颠簸,两天才赶到昆钢,一到厂区,我就被分配到了桥钢厂,成了一名职业工人。”到了昆钢后,董阳初勤勤恳恳做着自己的活,因为受过专业教育,他成为工友们眼中的“文化人”,也得到了厂领导的关注。

  1966年9月1日,董阳初正式成为一名中国共产党员。从那时起,他就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初心镌刻在了自己的心中。入党后的董如初,一直是厂里的业务带头人。“我入党有三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因为我从小就知道,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二是我身边的党员干部一直是先锋模范,给了我榜样的力量;三是我想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而党员就是要为共产主义奋斗。”他说,这一辈子最正确的事就是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这也是这辈子最有意义的事情。

  听党的话走得更稳更远

  勤恳的态度、务实的作风、敢于担当的精神,让董阳初成为昆钢公司重点培养的对象。他先后被任命为桥钢厂宣传科宣传干事、昆钢秘书科科长,后来又筹办了昆钢报社,出任总编、宣传部部长,一直到退休。

  “我这一辈子,工作上只能说是平平淡淡,但是行得正走得稳,从未担心过自己的前程,只担心自己的工作还不够扎实,为人民群众做的实事还不够多。”董阳初说,入党55年来,不管自己在哪个岗位,干了哪些工作,取得了哪些成绩,都是党的培养和领导同事支持的结果。

  “我们现在已经迈入了全面小康社会,这是我们最值得高兴的事情。”董阳初说,自己的工友们、乡亲们已经过上了曾经想都没有想过的生活。“我的老家,家家户户都有小洋楼,家家户户都有小轿车,家家户户都有存款,这不都说明日子越来越好了嘛!”

  “在党的领导下,我们的国家社会稳定、经济繁荣、人民富裕,如今已经是最好的时代。”他认为新时代的党员干部更应该珍惜现在的发展环境,认真践行为人民服务的初心使命,用实际行动回报党的培养,带领群众为了更美好的生活而不断耕耘。(赵书勇)

(责编:徐前、朱红霞)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