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像保护眼睛一样呵护哈尼梯田
世界文化遗产、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国家湿地公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4A级旅游景区……元阳哈尼梯田于2013年6月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如今拥有14项世界级和国家级荣誉。
作为世界遗产大省的云南,是如何把我国唯一以少数民族名称命名、唯一以农耕文明为主题的活态遗产——红河元阳哈尼梯田保护好的?
“我认为,哈尼梯田保护最关键的一点,是红河州各族人民像保护眼睛一样对它进行了呵护。”云南自然与文化遗产保护促进会秘书长连芳告诉记者。
申遗成功以来,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以《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为遵循,扎实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着重在依规、管村、治水、传承上狠下功夫。红河州为梯田建构了专门的管理机构,先后出台“哈尼梯田保护管理条例”“梯田文化景观村庄民居保护管理办法”“哈尼族传统民居保护修缮和环境治理导则”等法律法规,全方位守护哈尼梯田。
为管护好梯田内的少数民族传统村落,红河州将乡村振兴、传统村落保护、文旅融合发展、农耕技艺传承四位一体同步推进,对遗产区82个村庄1602户传统民居实行挂牌保护,对阿者科等5个重点村寨164户传统民居每年户均补助900元维护费。阿者科、箐口、垭口、大鱼塘、全福庄5个村被列入国家传统村落名录,哈尼小镇被列为云南省特色小镇。
同时,红河州扶持开发以梯田红米、梯田鱼、梯田鸭蛋为主的农特产品,以及刺绣、银饰品为主的民族工艺品,探索旅游扶贫模式,提高群众种田护田积极性和主动性。元阳县还充分发挥各级党组织作用,积极整合党员队伍、干部队伍、人才队伍“三支力量”,助推哈尼梯田保护、利用与开发。
“山有多高,水有多高”是哈尼梯田的一大特色,保持哈尼梯田“血脉”通畅至关重要。为此,红河州及元阳县沿用“赶沟人”“木刻分水法”等传统民间水资源、森林管理办法,实施水系修缮保护工程,修缮和修建了69座水库和小坝塘,新建70余座水池,增加梯田供水能力990万立方米,进一步完善了梯田水系。同时推广沼气、节能灶、太阳能等新能源项目,推进退耕还林工程,累计实施遗产区生态植被恢复25.6万亩,治理遗产区水土流失面积74.67平方千米。
多年来,在保护和传承哈尼梯田文化上,红河州持续引导、支持哈尼族举办“开秧门”“长街古宴”等传统节庆,重视民族文化的挖掘、保护和传承,编撰出版反映哈尼族历史、农耕文化的系列丛书;拍摄制作《世界文化遗产—红河哈尼梯田》《筑梦梯田》等视频,做好文化传承人“传帮带”,公布非遗保护项目10类98项,培养非遗传承人166人。
经过长期不断的努力,古老的哈尼梯田文化,正展现出与时代融会贯通的勃勃生机与活力,成了讲好“红河故事”的生动典范。(本报记者 任维东 本报通讯员 李制聪)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