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一小区率先试点“黑科技” 对电动自行车上楼说“不”

物业工作人员用电动自行车测试电梯“阻车”系统。
图中的摄像头为电梯“阻车”系统。 记者陈雯摄
“禁止电瓶车进入电梯,请立即推出。”近日,一旦有居民推着电动自行车进入位于五华区红云街道红锦社区的天骄北麓小区33栋内的电梯,这样的警报声就会响起,同时电梯还会“拒绝”关门,直到居民将电动自行车推出电梯才恢复正常运作。
为了杜绝电动自行车上楼乱象,天骄北麓小区试点安装了12套电梯“阻车”系统,成为昆明首家使用该“黑科技”的高层建筑。
此前,由于天骄北麓小区流动人口较多,将电动自行车运上楼充电的现象屡禁不止,不仅带来了消防安全隐患,也在一定程度上妨碍了其他居民乘电梯。小区物业与红锦社区工作人员经常对电动自行车违规停放、充电进行劝导,但整治效果不太理想。
为了达到更好的治理效果,从去年10月开始,在五华区消防救援大队的指导和红锦社区的支持下,云南伦华物业服务有限公司天骄北麓物业服务中心积极配合,引进了电梯“阻车”系统,并陆续在天骄北麓小区33栋、35栋、10栋1单元、10栋2单元共安装了12套。
“该系统是通过识别电动自行车影像,触发感应系统,电梯门也随之锁定。只有将电动自行车移出之后,电梯才能关门运行。”昨日,物业工作人员将电动自行车推入电梯,通过测试向记者展示这套“黑科技”的工作原理。
“请居民放心,自行车、婴儿车、轮椅等并不会触发警报,可以照常入内。”云南伦华物业服务有限公司天骄北麓物业服务中心主任李锋介绍,下一步,还将与厂家沟通增强系统功能,一旦检测到有恶意遮挡摄像头的行为,也会触发“阻车”系统。目前,天骄北麓小区物业又加购了40套电梯“阻车”系统,将进一步覆盖更多楼栋,让这些高层建筑更加安全。
红锦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朱兴梅表示,为了方便居民,社区完善了原有的电动自行车保管站充电设施,同时将部分地面机动车位用来停放电动自行车,增加停放区域。
小区加装电梯“阻车”系统,楼道不堵了,电梯不挤了,大家也安全了,居民对此拍手称赞。居民刘先生说,有了这套电梯“阻车”系统,电动自行车进不来了,大家规范停放的自觉性也提高了。(陈雯 孙娅)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