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在云南的光辉实践

2021年06月24日11:31  来源:云南日报
 

云理轩

我们党的一百年,是矢志践行初心使命的一百年,是筚路蓝缕奠基立业的一百年,是创造辉煌开辟未来的一百年。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紧紧依靠人民,跨过一道又一道沟坎,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在中国这片古老的土地上,书写了人类发展史上惊天地、泣鬼神的壮丽史诗,为中华民族作出了伟大历史贡献。在百年奋斗历程中,中国共产党始终肩负初心和使命,团结带领云南各族人民不断探索实践,谱写了团结奋斗、繁荣发展的壮丽篇章。

解放云南的浴血奋斗

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后,义无反顾地担负起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历史任务,团结带领云南各族人民投身大革命洪流,进行土地革命、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开展了艰苦卓绝的斗争。

云南革命先驱在建党伟业和大革命中书写了可歌可泣的英雄华章。王复生、王有德、施滉参加了五四运动,王复生和王有德参与发起成立北京大学马克思学说研究会,并参加李大钊组织成立的北京社会主义青年团。1921年和1922年,王复生、张伯简和王有德、王德三先后加入中国共产党。云南早期革命先驱中,有的参与创建陕北党组织并参与中共北京区委、中共广东区委的领导工作;有的与周恩来等人在法国巴黎创建“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有的翻译或著书立说宣传马克思主义;有的参与领导各地党组织工作,培养革命骨干。1926年11月7日,中共云南特别支部成立,开启了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云南人民翻身求解放的斗争历程。

八七会议以后,中共云南地方组织把工作重点转移到滇南铁路沿线、矿山及山区农村和少数民族地区,开辟革命根据地,召开中共云南第一次代表大会,成立中共云南省委,组织农民暴动;建立滇黔桂边区红军游击纵队和革命根据地,在云南少数民族地区建立了第一块红色革命根据地。1935年中央红军和1936年红二、红六军团长征经过云南,在云南各族人民中播下革命火种。中央红军在人民群众的支持拥护下,巧渡金沙江。1935年2月5日至10日,中央红军在昭通威信县水田寨、大河滩、扎西镇召开三次中央政治局会议,统称扎西会议。扎西会议改组党中央领导,特别是军事领导,推动中国革命走向胜利的新阶段。

在抗日战争中,党中央恢复重建中共云南地方组织,在云南建立、巩固和发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并对云南地方实力派开展卓有成效的统战工作,形成全民抗战的良好局面。抗战中大批高等学府和工矿企业迁入云南,传承了文化血脉,保存了民族工业的基础,特别是西南联大教育救国,培养了大批人才,创造了世界文化教育史上的奇迹。人民音乐家聂耳作曲的《义勇军进行曲》,成为鼓舞无数中华优秀儿女投身抗战的号角。抗日民族英雄周保中在东北14年抗日救国斗争中写下了可歌可泣的篇章。艾思奇在全民族抗战中奔赴延安,成为“党在理论战线上的忠诚战士”。

在解放战争中,云南广大青年学生冲在反内战最前线。1945年,中共云南省工委领导发动的“一二·一”运动,是解放战争时期全国第一次大规模的学生爱国民主运动,拉开全国第二条战线序幕。“李闻惨案”和闻一多“最后一次讲演”,彰显舍生取义的精神,推动全国各地发动大规模学生运动,极大地动摇了国民党反动统治。1950年2月24日,云南获得全境解放。野战军、“边纵”和地下党、西南服务团、卢汉起义部队以及云南各族群众都为云南解放作出了重要贡献,云南历史翻开了新篇章。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发展

在推进社会主义革命的进程中,中国共产党从云南实际出发,认真贯彻“团结第一,工作第二”的方针,进行军事接管,巩固和扩大人民民主统一战线,通过剿匪斗争、镇压反革命、抗美援朝等,建立并巩固新生人民政权,实现人民当家作主;通过接收和改造官僚资本、征收公粮、统一财经工作,建立新的经济秩序;完成反封建的土地改革,消灭农村土地剥削制度;深化民主改革,初步恢复和发展了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从1953年开始,贯彻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编制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实行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和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加强民主政治建设,建立并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推进社会事业发展。贯彻“慎重稳进”的民族工作方针,建立新型民族关系,开创全省民族工作的良好局面;通过加强边境管理,维护了边疆地区的稳定;围绕公开建党、整风整党和审干肃反,开展了执政党建设的初步探索。1956年,全省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在云南确立。这是云南发展史上一个新的里程碑。1961年以后,根据中共中央“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云南对国民经济实行全面调整,促进了经济社会发展。云南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建立了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奠定了物质基础。

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作出了把党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中国共产党在实现伟大历史转折中,带领云南人民开启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云南实践的新时期。

云南深入开展真理标准问题讨论,解放思想,促进改革开放。改革率先从农村突破,1983年末,全省99.9%的农村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企业改革为核心的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探索推进,1979年试行企业扩权让利,1980年以后实行经济责任制、利改税、厂长(经理)负责制和企业承包经营责任制,激发了企业活力,其他各领域改革也逐步展开。同时,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开展通路、通电、兴修水利等一系列重点工程。

云南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总结农村改革经验,形成“三结合、一体化”的经营体制,促进边疆民族地区走农业产业化道路,促进边疆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2011年5月6日,国务院印发《关于支持云南省加快建设面向西南开放重要桥头堡的意见》,对云南的战略定位做了进一步明确:我国向西南开放的重要门户;我国沿边开放的试验区和西部地区实施“走出去”战略的先行区;西部地区重要的外向型特色优势产业基地;我国重要的生物多样性宝库和西南生态安全屏障;我国民族团结进步、边疆繁荣稳定的示范区,推动了云南对外开放的发展。

新时代的跨越发展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两次考察云南并发表重要讲话,提出“一个跨越”“三个定位”“五个着力”的要求,强调云南在全国发展大局中的“四个突出特点”“四个方面重点工作”,为云南发展指明前进方向、明确目标定位、赋予重大使命,是新时代云南发展的行动纲领和根本遵循。

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云南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决贯彻新发展理念和党的重大方针政策,全省经济社会实现高质量跨越式发展,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2020年全省完成地区生产总值2.45万亿元,增速位居全国前列,经济总量在全国排位从2015年的第23位跃升到第18位。按照“两型三化”产业发展方向,着力打造世界一流“三张牌”。全省933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消除了绝对贫困。88个贫困县全部摘帽,8502个贫困村全部出列,彻底解决了区域性整体贫困问题;全省11个“直过民族”和人口较少民族实现整族脱贫,在新中国成立初期“一步跨千年”进入社会主义社会后,又实现了从贫穷落后到全面小康的第二次历史性跨越。

云南生态文明建设实现历史性突破,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迈出坚实步伐。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不断完善,国家西南生态安全屏障更加牢固。云岭大地好山好水好空气的美誉度持续提升,“美丽云南、世界花园”已成为云南的靓丽名片。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加强社会管理,改善就业,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实现历史性跨越。社会民生补短板实现历史性突破,教育、卫生水平明显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战略成果。坚持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统筹打好省外、境外疫情输入阻击战和湖北咸宁驰援战,较早实现确诊病例、疑似病例“双清零”,有效控制疫情蔓延发展;建立常态化疫情防控机制,采取有力措施实施边境防控,坚决守住祖国西南大门,为全国疫情防控大局作出云南贡献。坚持社会主义文化前进方向,在全国率先提出建设民族文化大省的发展战略,持续推进文化体制改革,文化事业蓬勃发展,文化产业竞争力显著增强。全面深化改革不断深入,边疆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对外开放持续扩大,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建设扎实推进;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发展战略,持续加强与南亚东南亚国家的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全力打造区域性国际经济贸易中心、科技创新中心、金融服务中心、人文交流中心,形成全方位、多领域、深层次的高水平对外开放新格局;民族工作创新发展,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成效明显。全面贯彻党的民族工作方针政策,坚持全面从严治党,切实解决长期困扰云南党的建设关键性全局性问题,党的建设质量不断提高。

党的光辉照边疆,边疆人民心向党。中国共产党在云南的光辉实践,生动地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云南各族人民要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胸怀两个大局,把握“国之大者”,坚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核心要义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核心要义是保护,“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核心要义是服务和融入国家发展战略和全国发展大局,正确认识和把握云南在全国发展大局中的地位和作用,找准云南在新发展格局中的发展定位,实事求是,开拓创新,努力建设我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谱写好中国梦的云南篇章。

(执笔:省委党史研究室副主任 杨林兴)

(责编:朱红霞、徐前)

推荐阅读

飞向蓝天的“卓玛”(身边的小康故事)  “卓玛,飞机能飞多高啊?”“卓玛你去过哪些城市了?”……每次回家,格茸卓玛仿佛是村里的“明星”。 格茸卓玛的家乡在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香格里拉市小中甸镇团结村。这个很多人没有坐过飞机的村子,却走出了一位在飞机上工作的女孩。 作为东航…【详细】

要闻

云南新增19例境外输入确诊病例  人民网昆明7月27日电 (符皓)据云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通报,7月26日0时至24时,云南无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新增境外输入确诊病例19例、无症状感染者3例。确诊病例治愈出院2例(境外输入),无症状感染者解除隔离医学观察2…【详细】

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