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嘉峪关千年魏晋古墓织“智慧化”守护网

2020年04月26日09:05  来源:中国新闻网
 
原标题:甘肃嘉峪关千年魏晋古墓织“智慧化”守护网

经过多年探索,位于甘肃河西走廊戈壁荒漠中的嘉峪关千年魏晋古墓渐别传统的“人防看护”,目前正在密织一张“智慧化”的守护网,全天候看护这处千年“地下画廊”。

位于嘉峪关市东北18公里处新城镇的嘉峪关魏晋墓群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果园—新城墓群”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约方圆13平方公里的戈壁滩上,分布着1460余座魏晋时期的古墓葬。

该墓群地下砖壁画数量庞大、内容丰富、保存完整,再现了1700多年前河西走廊古丝路风貌。出土的砖壁画《驿使图》,被认为是中国发现最早的古代邮驿的形象资料。

“墓群数量大且分布在戈壁荒滩,生态环境脆弱,受到自然侵蚀和人为因素的破坏。”甘肃省嘉峪关丝路(长城)文化研究院魏晋墓保护研究所接待部负责人卢晓玲24日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介绍称,以前的管理手段较为单一,主要依靠“人防”,工作人员24小时巡查看守。

2010年,该所开始设立保护围网、界桩,摸清墓群家底。2013年,中国官方在嘉峪关魏晋墓群试点实施安全防范系统工程,实现该所南墓区智能化远程监控管理。剩余墓葬的安防工程于2019年11月施工,今年5月中旬完工。

卢晓玲说,该安防系统可以实时监测新城墓群核心区域现场的各种声音,并记录现场图像;对于在保护范围内地面开挖、取土等人工或机械设备作业时,即可触发现场探测器,系统可以在第一时间发出报警信息,并在电子地图上显示出准确方位;监控摄像头、防盗报警器系统全天候覆盖监控,实现地上地下全方位监管。

该古墓群壁画的智慧化保护于2005年开启。该所与敦煌研究院合作编写关于砖壁画墓保护设计方案、日常监测方案等,并对墓室的温度、湿度、二氧化碳含量、墓室的周边环境进行监测,为墓藏保护提供科学有效的数据。

该所还将计划对墓群壁画开启“数字化保护”。卢晓玲说,“我们希望通过数字化的形式,让壁画动起来、活起来,让中国宝贵的传统文化焕发新的活力,不断传承和弘扬,让海内外更多人都能认识和了解,共享其珍贵的历史文化内涵。”(记者 丁思)

(责编:木胜玉、朱红霞)

推荐阅读

飞向蓝天的“卓玛”(身边的小康故事)  “卓玛,飞机能飞多高啊?”“卓玛你去过哪些城市了?”……每次回家,格茸卓玛仿佛是村里的“明星”。 格茸卓玛的家乡在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香格里拉市小中甸镇团结村。这个很多人没有坐过飞机的村子,却走出了一位在飞机上工作的女孩。 作为东航…【详细】

要闻

云南新增19例境外输入确诊病例  人民网昆明7月27日电 (符皓)据云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通报,7月26日0时至24时,云南无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新增境外输入确诊病例19例、无症状感染者3例。确诊病例治愈出院2例(境外输入),无症状感染者解除隔离医学观察2…【详细】

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