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量脱贫看普洱江城怎么做

2020年04月13日10:14  来源:云南日报
 
原标题:高质量脱贫看江城怎么做

面对脱贫攻坚“大考”,普洱市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县一方面要求广大党员干部沉到一线、干在难处,把各项脱贫政策和帮扶举措抓细抓实抓落地,锤炼过硬的工作作风,危房改造全部清零、硬化路修到家门口、增收产业实现全覆盖……赢得了群众的真心点赞。另一方面积极引导贫困群众树牢主体意识,发扬自力更生精神,增强改变贫困面貌的决心和信心。通过政策宣传、素质培养、技能培训等方式,提高贫困群众的生产技能和竞争能力,群众内生动力如同“源头活水”,为脱贫攻坚工作注入强大活力。

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这块边境热土正焕发勃勃生机。

锤炼干部作风 抓细抓实抓落地

干在难处,攻克最难啃硬骨头

美丽边寨,静谧宜居。记者漫步江城县整董镇曼滩村民小组,最直观的感受是传统与现代的完美融合。脱贫攻坚启动村庄建设以来,不仅人居环境得到大幅改善,传统特色村寨风貌还完整保留,既留住乡愁,又实现安居。

曼滩村民小组2012年被列入第一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整个村落保持了古老的傣家干栏式吊脚楼建筑风格。在推进脱贫攻坚过程中,由于建筑年代久远,这些民居经过鉴定大多属于C、D级危房。既要不打折扣实现贫困群众“住房有保障”目标,又要保护好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景观,驻村扶贫工作队面临一场考验。

聚焦难点,精准发力,在啃“硬骨头”上显担当。驻村工作队迎难而上,坚持问题导向,把民房改造方案做细做实,下足“绣花”功夫精准施策。“老式傣族民居的层高偏矮,居住体验较差。”“过去吊脚楼在二楼居住区保留厨房生火做饭功能,布局不尽合理。”于是,从厨房、卫生间改造,到房屋风貌保持、公共设施配套,驻村工作队列出的问题清单一一销号,傣家村落留住了,人居环境提升了。目前,全县共保留这样的传统村落民居共600余栋。

易地扶贫搬迁群众的后续发展问题是普遍面临的“老大难”问题,确保贫困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江城县打出了“产业+搬迁+就业”的脱贫“组合拳”,真正实现搬迁群众安居乐业。江城牛洛河茶业有限公司768户茶园管护工人感受最深,得益于易地扶贫搬迁政策,曾经的临时工棚变成了一栋栋安居房,这些漂泊异乡多年的茶叶产业工人们有了新家园,饭碗端得更稳了。目前,江城县共有产业基地面积110万亩,共搬迁42个贫困村1798户7058名贫困群众,并从事橡胶、茶叶等产业实现就地就近就业。

压实责任,担当作为,江城县着力解决贫困群众“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全县9700户37876人脱贫,贫困发生率从2013年末的33.88%降至0.95%,全力提高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的质量和成色。

沉到一线,干部群众结成亲戚

决战脱贫攻坚,党员干部是关键。

江城县坚持尽锐出战,在一线汇集精锐队伍。全县选派1014名党员、干部深入一线驻村、驻组,保证全县548个村民小组都有一名干部驻点。

驻村干部全身心投入,汇聚脱贫力量和信心,全县各级驻村扶贫队员与村组党员齐心协力服务乡亲,推动乡村发展。

驻组工作队员付红秋是一名预备党员,2019年10月从县档案局派驻曲水镇拉珠村碌摸冲村民小组。村里哪里有困难,她就出现在哪里,白天带领群众搞生产发展,晚上与群众交心谈心,谋发展之策。没多长时间,她和村民就像一家人一样。她结对帮扶的挂钩户中有一位残疾老人,她每次去都会给老人带一些生活用品和衣物等,还买了轮椅给老人用,主动帮她洗衣服。每次都有说不完的知心话,老人逢人便夸“这个姑娘好,和我的亲姑娘一样亲,我们就像是一家人。”

通过树立鲜明导向,在一线选拔任用干部,激励党员干部在脱贫攻坚一线担当有为。2018年以来,脱贫攻坚一线提拔任用干部17人,占全县提拔人数的42%。同时加强督查落实,在一线锻造过硬作风。建立县、乡、村三级管理责任体系,加大对驻村工作队的督查力度。2019年,对脱贫攻坚工作落实不力、生活纪律要求不严、干部队伍建设抓不到位的15名乡镇及部门负责人进行了提醒谈话。

“江城县竭力在脱贫攻坚一线汇集精锐,把脱贫攻坚一线当做转变作风、检验干部、锤炼品格、磨练意志、增长才干的大熔炉,激励干部在脱贫攻坚一线守初心、担使命。”江城县委常委、县委组织部部长许文东说,携手“拔穷根”,干群关系更亲了。

携手奋斗,不漏一人不落一户

在边疆,党员干部不谋民族工作就不足以谋全局。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少,一个民族都不能掉队。江城县坚持“各民族都是一家人,一家人都要过上好日子”的信念,奋力推动边疆民族地区跨越式发展,为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夯实基础。

“直过民族”如何脱贫?在康平镇中平村的干田团墩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记者看到了答案。这里是瑶家山村4个村民小组集中安置的瑶族聚居村落。

瑶族是“直过民族”,贫困程度深、脱贫难度大。全县共有1131户4987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就达809户3758人。江城县聚焦“直过民族”精准脱贫,安置点采取统规统建方式建设,打造集“瑶族文化传承、乡村民俗旅游、民族团结示范功能”为一体的民族文化生态旅游基地。

如今的干田团墩村民小组,崭新楼房规划整齐、绿化美化初显成效,房屋宽敞明亮、道路干净整洁,家家户户通水、通电。走进安置新村,“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一幅幅美丽生动的“文化墙”十分显目。

“自己没花一分钱就住上了这么好的房子,搬到这里的群众几乎都是拎包入住。”去年8月,村民们集中搬入新居,李美春一家有六口人,按照人均2.6万元的补助标准,政府为她家建起了一栋120平方米的两层新房。走进客厅,窗明几净,孩子们正在看电视,电视机柜、沙发、饮水机等一应俱全。“住新房子,过好日子。在搬进新家时自己凑了8000元买了崭新的家具,就是要让今后的生活有个新面貌。”李美春说这也是大伙的新年愿望。

激发群众动力 苦干实干加油干

“享受了好政策,赶上了好时代,只要加油干,不怕没有好日子。”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县宝藏镇板河村坡脚村民小组村民曹文雷说。

“农忙时是农民,农闲时是工人,只要肯吃苦、肯干活,两种身份都有收入。”嘉禾乡洛洒村麻栗树村民小组村民罗兴才说。

“现在家家户户通水通电通路,大家吃得好喝得好住得好,我们有信心脱贫。”曲水镇绿满村四组村民白秀珍说。

脱贫攻坚是干出来的,贫困群众用行动来证明。

好日子是干出来的,贫困群众用实效来回答。

从“苦熬”到“苦干”

“以前的日子真的太苦,吃不饱、穿不暖,一天天熬着过。”嘉禾乡南旺村村民自加祥回忆起以前的生活,深有感触。以前,南旺村是远近闻名的“难旺”村,由于缺水严重,种植养殖业都难以发展,村民的生产生活受到极大影响。“祖祖辈辈这样熬过来,难道还要让子子孙孙这样熬下去吗?”南旺村的村民们迅速达成共识:再苦,也要把水引下来。2016年2月,南旺村饮水工程开工建设,村民们投工投劳找水源、勘线路、抬管道,无偿提供土地,在村民的大力支持下,预算516万余元的工程,只用了300余万元。两个月后,南旺村家家户户喝上了干净水。2019年,南旺村摘掉了贫困帽。

南旺村只是江城县扶贫先扶志的一个缩影。从苦熬到苦干,正是群众思想转变的真实写照。江城县通过开展“自强、诚信、感恩”群众主题实践,创办脱贫攻坚“农民夜校”“讲习所”,制定《江城县激发群众内生动力促进农户增收实施办法(试行)》,教育群众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把扶贫对象变成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的力量。

有劳力出劳力,有土地出土地,少花钱办大事,贫困群众自立自强、投工投劳,快速推进了全县的基础设施建设。2016年以来,江城县加强贫困村道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实现所有行政村和村民小组、农户通硬化道路。实施农村饮水工程698件,全部解决农村贫困人口饮水困难问题。大力推动农村通电、通讯、通广播电视、通宽带网络项目建设,解决贫困人口用电问题,实现行政村、学校、村卫生室光纤宽带全覆盖。

从“要我干”到“我要干”

干净整齐的街道两旁商铺林立,玉带般的公路环绕绿满集镇,充满了民族特色的广场上,有村民正带着孩子玩耍……

嘉禾乡联合村石头寨下村民小组利用自然资源优势,养殖生态鱼100多塘,通过便利的交通,鲜活美味的活鱼被送往周边乡(镇)和县城。“以前,村里道路很窄,两头水牛相遇都无法通过。大家辛辛苦苦种植、养殖的农产品也卖不出去。现在,村里村外的道路宽了,有的人家买了车,自己拉东西出去卖。”联合村石头寨下村民小组村民陶平珍说。“心宽路才宽,路好了,环境好了,日子才好。”石头寨下村民小组组长李江云一语道破今昔变化的玄机。原来,在村庄规划、道路施工等项目建设中,村民们无偿出让土地,不要青苗赔偿,全力支持项目建设,这才有了如今的好环境、好生活。

从“要我干”到“我要干” ,群众主体作用的有效发挥,加快了各个项目建设,推动了脱贫攻坚进程,改善了村容村貌,增加了贫困群众收入。在此基础上,江城县顺势而谋,加快人居环境提升工作,建设卫生厕所12572座,全县实现垃圾有效治理的建制村48个,实现垃圾有效治理的自然村461个,共有垃圾焚烧处理池1011个,7个乡(镇)已建成生活垃圾热解处理厂。52个村(居)民委会600个村(居)民小组已建立村规民约,均拥有环境整治管护队伍,最大限度地提升了村民的自我管理能力和乡村文明程度。

从“输血”到“造血”

春风和煦、艳阳高照。在青山绿水间的嘉禾乡洛洒村麻栗树村民小组村民罗兴才家,房檐下挂着七八只腌猪脚,家里的电器、家具一应俱全。

罗兴才的好生活,得益于他有技术傍身。2019年罗兴才就参加了普洱茶加工技能培训和肉牛养殖培训,平时,罗兴才在家务农,农闲时,就去县城务工。2019年,罗兴才在县城务工144天,收入2万多元。

像罗兴才这样的村民,县里不在少数。江城县通过发展产业、技术培训、外出务工“三驾马车”增加群众的收入,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变“输血”式扶贫为“造血”式扶贫。

为了让贫困群众有一技之长,江城成立脱贫攻坚培训实训基地,2016年以来,共开展农业科技培训505期,培训贫困户2.53万人次,全县组织贫困户外出务工10603人,实现务工收入1.7亿元。让有技术的农民工和有特色的农产品“走出去”,把新理念和新商机“引进来”,贫困群众产生了可持续的内生动力。

脱贫质量高不高,要看群众生活好不好。江城在“扶志”“扶智”“扶质”上下功夫,增强群众的志气、脱贫的底气,提高脱贫质量,减少返贫数量,让人民群众更有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用实实在在的成效书写了高质量脱贫的答卷。(粟利 记者 李汉勇/文 沈浩 李汉勇/图 ) 

(责编:木胜玉、朱红霞)

推荐阅读

飞向蓝天的“卓玛”(身边的小康故事)  “卓玛,飞机能飞多高啊?”“卓玛你去过哪些城市了?”……每次回家,格茸卓玛仿佛是村里的“明星”。 格茸卓玛的家乡在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香格里拉市小中甸镇团结村。这个很多人没有坐过飞机的村子,却走出了一位在飞机上工作的女孩。 作为东航…【详细】

要闻

云南新增19例境外输入确诊病例  人民网昆明7月27日电 (符皓)据云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通报,7月26日0时至24时,云南无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新增境外输入确诊病例19例、无症状感染者3例。确诊病例治愈出院2例(境外输入),无症状感染者解除隔离医学观察2…【详细】

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