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云南频道>>康养

患病率持续攀升 专家热议高血压疾病防治体系建设

2021年10月09日08:59 | 来源:人民网
小字号
原标题:患病率持续攀升 专家热议高血压疾病防治体系建设

  据《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20》推算,我国心血管病患人数3.3亿,其中高血压2.45亿。高血压作为基础性的心血管疾病和脑卒中、冠心病等重要的危险因素,具有患病范围广、患病率高、危害性大的特点,其患病率的持续攀升严重威胁着国民的心脏健康,桎梏着我国心脑血管疾病的防治进程。

  今年10月8日是第24个全国高血压日,中国工程院院士、前中华预防医学会会长王陇德,前世界高血压联盟主席、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刘力生,全国政协委员、世界心脏联盟理事、北京大学第一医院霍勇,介绍了多年来我国高血压的防治进展,并对我国高血压疾病防治体系的建设发表了看法。

  高血压防治应群防群治重在基层

  刘力生提出,多年来我国高血压防治事业取得了长足进步。她介绍,1969年,通过阜外医院支持,中国医学科学院高血压协作组在首钢总医院及其下属机构全面铺开试点,面对面地统计高血压的知晓率、治疗率及控制率;1984年,我国向世卫组织正式分享了我国高血压的重要研究成果,研究证实了高血压与尿钠之间的关系,为高血压患者限制盐摄入量提供了有力证据;1986年起,在国内开展的大型高血压临床试验,进一步系统科学地验证了该类群防群治模式的重大价值;1994年,首钢模式得到世界卫生组织的大力推广。时至今日,国内不少慢病防控管理体系均传承自或借鉴于首钢经验。可以说,首钢模式建立了我国第一个慢病防治网络,并成为治疗我国居民高血压、保障高血压患者血压达标的成功样板。

  刘力生表示,在任世界高血压联盟主席和中国高血压联盟主席期间,她始终积极倡导全国防治高血压五项行动,即发现和预防高血压、评估心血管危险,与病人建立良好的关系、治疗要达标、创造支持性环境。

  在刘力生看来,我国的高血压防治水平的发展与否与基层防治密不可分。

  “走进基层,走进社区,将高血压防治网络铺设出去,中国的高血压患病率才有可能得到控制,这也成为我们推进高血压达标事业发展的初心和动力。基于此,我们积极组织和参与一系列针对基层和社区的高血压筛查和防治工作,包括全国高血压社区规范项目、HEARTS中国高血压防治项目等。同时,我们希望通过推进项目的开展来落实高血压防治的‘最后一公里’路径。对于基层而言,简单路径是首要,只有基层能够使用起来,才能够真正的普及下去。”她说。

  刘力生还表示:“同时,我们要关注社会环境,即健康的社会决定因素对生活在特定社区的人们的健康影响,我们必须了解影响筛查和治疗对象的社会因素,识别不同群体,针对不同的社会和经济水平的人群,采取不同的防治措施,甚至在个体表现出传统危险因素之前在早期制定干预策略。知识的传播和有效的防治策略是必不可少的。”

  “未来,我们依然会以提升血压知晓率和达标率为目标,推动我国高血压疾病防治和救治水平发展。”刘力生说。

  高血压和脑卒中应加强联防联控

  王陇德表示,多年来,国家始终非常重视高血压的防治。例如2019年7月,健康中国行动推进委员会下发《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以下简称《行动》),要求到2022年和2030年,30岁及以上居民高血压知晓率分别不低于55%和65%;高血压患者规范管理率分别不低于60%和70%;高血压治疗率、控制率持续提高;对于高血压患者。同时,《行动》中明确指出个人应知晓血压:18岁及以上成人定期自我监测血压,关注血压变化,控制高血压危险因素。建议血压正常者至少每年测量1次血压,高危人群经常测量血压,并接受医务人员的健康指导。同时,做好自我血压管理。高血压患者要学会自我健康管理,认真遵医嘱服药,经常测量血压和复诊。

  王陇德认为,高血压疾病不仅仅是心血管的重要疾病,也是脑卒中最主要的危险因素之一。如果高血压防治不及时、效果不佳,那么脑卒中等重大疾病的防治也将事倍功半。从既往的研究结果中不难发现,我国高血压人群较为特殊,由于H型高血压的比例较欧美人更高,因此高血压患者也更易患脑卒中,这为高血压和脑卒中的联合防治带来了巨大困难,但同时也启发了新思路。“对于慢性病的防治,我们要坚持预防为主,坚持防治结合、联防联控、群防群控,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全生命周期的卫生与健康服务。”

  王陇德介绍,近年来,国家积极推动具有中国特色的脑卒中的防治工程和重大项目的落地。2009年我国启动脑卒中筛查与防治工作,2011年正式成立脑卒中筛查与防治工程委员会,2013年启动卒中中心建设工作,2016年推出《脑卒中综合防治工作方案》。经过十余年的发展,我国脑卒中的防治已经初见成效。2019年,国家卫健委正式组织实施《减少百万新发残疾工程》;今年,国家卫健委下发了《加强脑卒中防治工作减少百万新发残疾工程综合方案》,着重指出了高血压的防治目标,即到2022年,我国30岁及以上居民高血压知晓率达到55%,高血压确诊患者基本接受规范治疗;到2025年,我国30岁及以上居民高血压知晓率达到60%,高血压确诊患者规范治疗率进一步提升;到2030年,我国30岁及以上居民高血压知晓率达到65%,高血压确诊患者规范治疗率提升到更高水平。由此可见,高血压的知晓率和治疗率对于我国脑卒中乃至心血管疾病的防治意义重大。

  建设符合国情的高血压防治体系

  霍勇表示,我国高血压与欧美国家高血压的特点并不一致,因此,高血压防治无法完全照搬国际经验。为解决我国高血压的防治问题,必须开展适合中国人群的临床研究。

  “2008年,我们团队启动了中国脑卒中一级预防研究(CSPPT),研究证实了高血压患者补充叶酸可降低患脑卒中的风险。该研究为《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等指南和共识的制定提供了A类证据;为我国H型高血压(伴有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补充叶酸提供了精准策略,有效减少我国脑卒中发病率。”他说。

  霍勇介绍,基于对我国高血压患者特点的精准理解,山东荣成启动了H型高血压与脑卒中防控惠民工程,以H型高血压的筛查和精准签约防治为抓手,建设全市成年居民的慢病综合防治体系。据中国疾控中心数据显示,2015年至2017年,荣成地区脑卒中发生率与2013年相比,依次下降了13%、15%和22%。

  “该工程也被赞誉为‘荣成模式’。‘荣成模式’是对老一代心血管专家精神的继承,是对我国慢病防控模式建立的延伸和拓展,是我国走出中国特色高血压防治的重要一步。事实证明,荣成模式的成功是可借鉴、可复制的,未来,我们应该向全国推广实施,引领带动全国慢病综合防控工作。”他说。

  霍勇强调,除H型高血压等原发性高血压外,继发性高血压同样应得到关注。这是因为其伴随的电解质紊乱、内分泌失衡、低氧血症等可导致独立于血压之外的心血管损害,危害程度更大。因此,对继发性高血压的早期诊断并及时针对性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今年,我们团队发表了一项重要研究成果,研究回顾了我国2013年至2016年402371个继发性高血压住院患者的病因构成情况和变化趋势。从继发性高血压的构成来看,肾实质疾病仍是我国继发性高血压住院患者最常见病因,而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以接近25%的占比成为第二大病因。因此,我国高血压病因筛查中需引起足够的重视,尤其是合并肥胖的高血压患者。该研究是近年来针对我国继发性高血压住院患者病因构成的最大规模研究,结果有助于制定更合理高效的筛查和治疗策略。”他说。

  霍勇还提出,难治性高血压是高血压治疗中一个比较常见且棘手的临床问题。“对于多种药物联合应用依然难以控制的高血压,我们可以通过增加联合用药或者介入方式予以治疗。当然,应用RDN 治疗难治性高血压的条件相对苛刻,需要严格遵守指南和共识的相关要求。但是,越来越多的新型药物和其他治疗方式的出现,势必将成为攻克难治性高血压这一难题的利器,也是我国全面推进高血压疾病防治的重要助力。”他说。

(责编:木胜玉、朱红霞)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