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控慢病、促進健康 權威專家教你科學健步走

2020年08月11日08:42  來源:人民網-人民健康網
 
原標題:防控慢病、促進健康 權威專家教你科學健步走

  人民網北京8月10日電 (記者崔元苑)在第12個全民健身日之際,中國疾控中心、慢病中心主任吳靜,中華預防醫學會副會長兼秘書長梁曉峰做客人民網·人民健康聯合中國疾控中心慢病中心共同推出的“2020年全民健身日系列訪談”,圍繞大眾如何通過科學健走防控慢病、促進身心健康進行了權威的解答與指導。

  科學健走對疾病預防有哪些影響?

  “慢病是一種生活方式疾病,其實,在生活方式當中有很多自己是可以做到的,比如管住嘴、邁開腿,但往往說起來容易,做到很難。為了讓大眾積極性、持之以恆地進行一種健身活動。我們就想到了‘萬步有約’這種形式,一提出就受到大家積極的響應。”吳靜介紹說,希望通過“萬步有約”平台,把慢病防控的理念融入到人們的生活中,通過走起來、持續地走、科學地走,讓大家感受到這樣的健康生活方式對慢病防控的一些益處和好處。

  梁曉峰則分析說,如今,運動不足是影響健康的一大危險因素,缺乏身體運動是造成人類死亡的第四位的危險因素。身體活動不足還會引發高血壓、糖尿病、心血管疾病風險。所以,促進身體運動,可以遏制甚至逆轉一些疾病。特別像糖尿病,一開始很肥胖,通過健走可以減重,血糖也恢復正常。

  一般人群和慢病人群如何科學健走?

  “健走是最簡便易行、最容易堅持的一種健身活動。但是,健走也必須講究科學性,科學健走才能對身體有益,才能避免一些傷害。”吳靜表示,健走對於一般人群有一些注意事項,對於慢性病患者,同樣要有一些注意事項。

  具體來說,健走前,一般人群或者慢病人群必須要注意進行一個熱身運動,這樣能夠讓身體對接下來進行的健走適應,同時還能夠對關節、肌肉進行一些拉伸,避免運動損傷。在健走時,一定要注意強度、幅度等等適合自己、量力而行。健走結束后,要進行20分鐘左右的肌肉放鬆,進行一個整理,這樣可以促進和恢復我們肌肉和整個身體到一個常態,同時也避免一些肌肉的酸痛等。

  另外,裝備或各方面的支撐條件也要注意。比如鞋子,建議穿比較軟或者比較舒服的鞋,避免磨腳等、避免一些不必要的損傷。衣物盡量要選擇易干的、比較吸汗的材質,這樣運動后,熱量能快速流失。建議隨身攜帶一些飲用水,一定強度和幅度的健走之后,還是要及時補充水分,可以少量多次,這也是非常重要的。

  對於慢病人群,要根據自己的情況准備一些藥物,像糖尿病患者,建議根據醫囑准備常用的東西。為了確保安全,提倡有同伴同行,如果發生情況,可以及時應對。一定要根據自己的情況,強度循序漸進,貴在堅持,特別要跟自己的醫生進行咨詢溝通。

  梁曉峰也表示:“健走對於沒有基礎性疾病的人,不分性別、年齡,基本上是適合的。”

  結合自己的體會,梁曉峰認為,一是心率很要緊。一般來說每分鐘要達到一百二、三,微微出汗。一般來說,按照一個小時或者九十分鐘的時間分配,一開始加速慢下來,再加速再慢下來,這樣的運動效果,比一味地高速要好。遵循這個規律就能達到運動的效果﹔二是步數的分配。一天一萬步的話,早晨三千步,晚上四千步,中間大概有四千步。要有三千步的快速行走,這就是對健走的一個基本要求,要達到出汗,心率要上去,才能達到運動的效果﹔三是步幅。一定要邁著大步走,腳后跟著地,這樣才能達到效果﹔四是姿態。上臂也要配合,不能光腿走,甩臂也是很重要的﹔五是場所。最好是選擇樹蔭、河邊這些負氧離子高的地方,小溪邊。現在很多地方都在創建健康生活方式和健康慢病示范區,也給大家創造了很多的健走場所。

  科學健走的最佳時間是什麼?

  “健走時間取決於每個人的運動習慣、環境以及生活工作的條件。”吳靜稱,比如老年人退休后,起得非常早,可以晨練。但要注意,早晨太早鍛煉,有時候人體臟器還處於機能比較低水平的時候,對心血管比較脆弱的老年人來說,反而不是特別合適。而晚間健走,恰恰相反,這時候血小板的數量會下降,會減少血管栓塞的危險。還有很多人喜歡飯后散步,但是如果飯后馬上劇烈運動,可能會增加胃腸負擔,適得其反。所以,綜合很多研究發現,下午健走的效果比較好,比如說下午三點到五點,如果稍微調整一下,比如說在晚飯前半個小時或者飯后一個小時的時候,進行鍛煉的話,不但有利於鍛煉效果的保証,同時也能夠避免一些時間段選擇不當造成的一些情況的出現。

  如何養成科學規范的健走習慣?

  “健走確實不同於一般的溜彎、散步。”梁曉峰指出。

  生活中,有很多人的健走質量不高,走得太慢,走路也不規范,這樣達不到健走的效果。當然,我們不太主張暴走,對身體好處不大。對大多數人來說,應該循序漸進,不要猛走一下好幾萬步,又歇好幾天。我們講“萬步行”,並不是說每個人,不管年齡、性別必須走足一萬步,而是說以萬步作為一個衡量標尺,主要是讓大家動起來,這是初衷。

  老年人科學健走要注意什麼?

  吳靜分析說,老年人在整個肌體方面還是有一些變化,比如說骨骼,隨著無機鹽和鈣質流失,骨骼彈性和韌性可能有所減低、脆性有所增加。老年人如果防護不到位,很容易出現骨質疏鬆,劇烈運動的時候就容易骨折。另外,老年人的免疫系統和生理狀態也會有所下降,心肺功能或者相應的器官也會有一些逐漸衰弱的情況,這是很正常的。

  “對他們來說,進行一些科學的健走或者鍛煉,對肌體和健康是非常有好處的,能增強體質,減緩衰老。健走就是一種很好的選擇。”吳靜建議說,最好能夠進行常規的、定期的體檢,及時發現自己的問題,遵循醫囑和專業人士來評估一下選擇的運動是不是適合自己。因為肌體的指標能夠反映出來這種健身或者鍛煉形式是不是有利的。

  還有,一定要循序漸進、量力而行、掌握好節奏。老年人的作息會更規律一些,時間也會更加充足一些,可以做好自己的健身和健走規劃,達到更加理想的效果,安享晚年健康快樂的生活。

  疫情防控常態化下,如何推動科學健走?

  梁曉峰指出,疫情期間,人們的情緒也受到了很大的影響,但在居家也可以健走,比如走廊上跑馬拉鬆。總而言之,堅持健走活動或者說體育運動,可以改善心理上的不良情緒。運動就是最好的醫生,運動最簡單的就是健走。希望萬步健走能形成一種社會風氣傳播、踐行,從而發揮慢病防控、減少醫療負擔的作用。

  “疫情讓每個人都有機會重新審視一下健康的重要性,同時也能夠更加深刻地體會到疾病防控工作的重要性。”吳靜表示,疫情期間,我們更加倡導通過健走這類不太受到場地約束、簡便易行的鍛煉方式,或者通過適宜自己生活方式的運動來增強免疫力,提高身體素質。

(責編:徐前、朱紅霞)

推薦閱讀

飛向藍天的“卓瑪”(身邊的小康故事)  “卓瑪,飛機能飛多高啊?”“卓瑪你去過哪些城市了?”……每次回家,格茸卓瑪仿佛是村裡的“明星”。 格茸卓瑪的家鄉在雲南省迪慶藏族自治州香格裡拉市小中甸鎮團結村。這個很多人沒有坐過飛機的村子,卻走出了一位在飛機上工作的女孩。 作為東航…【詳細】

要聞

雲南新增19例境外輸入確診病例  人民網昆明7月27日電 (符皓)據雲南省衛生健康委員會通報,7月26日0時至24時,雲南無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和無症狀感染者。新增境外輸入確診病例19例、無症狀感染者3例。確診病例治愈出院2例(境外輸入),無症狀感染者解除隔離醫學觀察2…【詳細】

要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