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 云南频道 | 本网专题

云南六大水系水质呈好转趋势

    “十二五”以来,云南省水环境质量整体保持稳定,六大水系总体水质呈好转趋势,2017年,云南省均完成《水十条》考核目标。

滇池水务污水处理技术行业领先

    滇池水务稳步推进科技创新成果落地,进一步提升生产经营管理的精细化、标准化、信息化水平,污水处理技术和运营管理继续保持行业先进。

  • 上世纪,由于大规模围湖造田,滇池湿地逐渐成为鱼塘、农田,滇池自净能力不断下降。随着近年来滇池生态修复工程不断推进,永昌湿地、海东湿地、捞鱼河湿地、王官湿地、斗南湿地等一个个经过提升改造、兼顾生态与景观功能的湖滨生态湿地展现在春城市民眼前。
    上世纪,由于大规模围湖造田,滇池湿地逐渐成为鱼塘、农田,滇池自净能力不断下降。随着近年来滇池生态修复工程不断推进,永昌湿地、海东湿地、捞鱼河湿地、王官湿地、斗南湿地等一个个经过提升改造、兼顾生态与景观功能的湖滨生态湿地展现在春城市民眼前。
  • 在开展滇池“四退三还”(退田、退塘、退房、退人,还湖、还湿、还林)工作之前,滇池外海湖岸线后延200米的湖滨带(除陡岸带外)主要土地利用类型为农田,其次是鱼塘,占湖滨带总面积的近90%,而湿地面积却不足5%。通过“四退三还”生态建设工程的实施,现在滇池湖滨带植被覆盖率已达80%。从建设前期到建设后期,植被覆盖率提高了约6倍。
    在开展滇池“四退三还”(退田、退塘、退房、退人,还湖、还湿、还林)工作之前,滇池外海湖岸线后延200米的湖滨带(除陡岸带外)主要土地利用类型为农田,其次是鱼塘,占湖滨带总面积的近90%,而湿地面积却不足5%。通过“四退三还”生态建设工程的实施,现在滇池湖滨带植被覆盖率已达80%。从建设前期到建设后期,植被覆盖率提高了约6倍。
  • 近日,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在《新闻直播间》特别报道《绿色中国?览夏?湿地篇》,其中大篇幅报道了昆明滇池湿地的美丽蜕变。在《绿色中国?览夏?湿地篇》特别报道播出的同时,还举办了“中国最美湿地”评选活动,截止21日24时,微博投票环节落下帷幕,滇池湿地位居第一。
    近日,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在《新闻直播间》特别报道《绿色中国?览夏?湿地篇》,其中大篇幅报道了昆明滇池湿地的美丽蜕变。在《绿色中国?览夏?湿地篇》特别报道播出的同时,还举办了“中国最美湿地”评选活动,截止21日24时,微博投票环节落下帷幕,滇池湿地位居第一。
  • 治理工作从90年代开始,经过20年的不懈努力,湖体水质由重度富营养转变为中度富营养,基本达到滇池“十二五”规划水质目标。与此同时,迅速扩张的城市让滇池成为了昆明的“内湖”。如今,随着滇池水质企稳向好,昆明的母亲湖也开启了全新的篇章——从单纯的污染治理到治理与城市发展相联系的社会管理。“量水发展”倒逼城市产业布局和规划,已成为必然趋势。
    治理工作从90年代开始,经过20年的不懈努力,湖体水质由重度富营养转变为中度富营养,基本达到滇池“十二五”规划水质目标。与此同时,迅速扩张的城市让滇池成为了昆明的“内湖”。如今,随着滇池水质企稳向好,昆明的母亲湖也开启了全新的篇章——从单纯的污染治理到治理与城市发展相联系的社会管理。“量水发展”倒逼城市产业布局和规划,已成为必然趋势。
  • 滇池清,昆明兴。对于拥有草海全域以及11条入滇河道的昆明西山区来说,保护滇池责任首当其冲。为了让滇池成为名副其实的昆明“会客厅”,西山区多管齐下,全力推进滇池水污染防治及草海治理各项工作。
    滇池清,昆明兴。对于拥有草海全域以及11条入滇河道的昆明西山区来说,保护滇池责任首当其冲。为了让滇池成为名副其实的昆明“会客厅”,西山区多管齐下,全力推进滇池水污染防治及草海治理各项工作。
LOCAL201601222112362339719021084[1]
  • 滇池清 荷花香滇池清 荷花香
  • 滇池湿地美如仙境滇池湿地美如仙境
  • 人鸥和谐 共建滇池湿地人鸥和谐 共建滇池湿地
  • 湿地黄昏湿地黄昏
  • 滇池湿地水质大大改善滇池湿地水质大大改善
守护滇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