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首页人民网首页|云南频道首页|本网专题
 
 
 
 
 
 
 

□ 视频报道

分享到

  2015年首次离京考察,习近平总书记将第一站选在鲁甸地震灾区。19日下午,他乘车一路颠簸来到震中龙头山镇,察看地震遗址、板房学校,详细询问心里一直牵挂着的受灾群众和灾区恢复重建情况。
  本网记者第一时间回访了现场的干部群众。

本网回访  云南鲁甸灾区群众:总书记拉着手问还有啥要求

    由于甘家寨在地震中整体被毁,村里幸存下来的村名都被安置在配套设施齐全的小寨镇红旗社区。在社区20号救灾帐篷里住的,是总书记看望慰问过的邹体富老俩口和他们的孙子。

“总书记跟我握了手,拍了照片,拉着我的手问我们还有没有什么要求。”邹体富老人激动地说,“因为地震,我们的亲人也没有了,房子也没有了,如果没有党和政府,我们饿也饿死,冻也冻死了。”
    70岁的邹体富和67岁的老伴甘正芬坐在帐篷里,经历生死劫难的他们更加珍惜现在的生活。“政府给我们送米、送油、被衣服、送被子,每天每人还有15元的补助,我们已经很满足了。”[详细]

人民日报记者探访总书记做客的大理白族人家

    听说习大大来云南大理白族普通人家做客了!大大说:“看到你们的生活,我颇为羡慕,舍不得离开。”究竟是怎样的一个庭院比西式洋房好?又是怎样的一户人家让大大如此羡慕和不舍?记者一行第一时间赶到大大做客的白族人家,为你一探究竟。

大大做客的李德昌家,位于洱海边大理市湾桥镇古生村,是传统的白族民居。
    “我做梦都没想到,总书记能到我家做客!总书记参观了我家客厅,念诵了我给孩子起名时的诗句,还仔细询问我们农村的医疗、卫生、养老。总书记对我们农村情况很了解,就像家人一样,让我感觉很亲切。”老李告诉记者。[详细]

人民网解读:习近平三次新年考察为何都选困难地区

  习近平就任中共中央总书记以来,连续三年在新年伊始离京考察,地点分别选在贫困偏远的甘肃、内蒙古和云南鲁甸灾区。专家指出,这体现了习近平的民生情怀,显示党和政府对民生问题的关注。
  国家行政学院刘旭涛教授也指出,鲁甸地理位置偏远,既是地震灾区,也是贫困地区,习近平深入鲁甸,展现了他作为党和国家最高领导人的民生情怀。
  此次鲁甸之行,习近平在考察中一些细节令人动容。“安置好没?能不能吃上一口热饭?孩子有没有学上?生病能不能治疗?能不能尽早搬进新居?”这些是习近平查看灾区板房学校时最关心的问题。此外,习近平走进受灾群众居住的帐篷,摸了摸棉被,问“暖和不暖和”;他还来到公共厨房,揭开锅盖,问“菜是自己买吗,是否便宜”。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