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少数民族众多,各民族创造了源远流长、灿烂辉煌的民族文化。这些年,云南省积极落实推进各项惠民工程建设,随着更多的惠民政策“落地生根”,老百姓的幸福感和获得感日益增强。

多年来,云南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保护工作受到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民族文化在传承保护、创新发展的同时,着力服务百姓、丰富生活、提供精神食粮、促进经济发展,构建出了一条百姓能参与、能受益的文化产业链条,真正从各方各面做到了“普惠于民”。【详细】

云南省民族宗教委实施的“双百”工程一直对少数民族文艺创作给予很大支持。著名舞蹈家马文静的《舞魅高原》演艺剧目,就是众多获得过“百项精品”项目资助的民族文化工程之一。

详细>>

民族传统文化和技艺,如何与现代社会相融,这既是文化传承与发展的问题,也是民生问题,甚至也是家庭和社会问题。省民族宗教委负责实施的“双百”工程,资金方面一贯是“四两拨千斤”,不是花大把的钱“砸”一个项目,而是通过聚集一群有“情怀”的人,在他们急需帮助、鼓励、肯定的时候,给予适当的支持。这种做法屡见成效,特别是针对那些小企业,或者个人的资助。

详细>>

数百年间,红河哈尼梯田见证的不仅仅是哈尼族等当地少数民族勤劳的民族品格,而且也是当代值得传播和推广的生存智慧。梯田的世界,有自身的法则,这个法则就是共享、互助与和谐,以及尊重自然。从民族文化发展角度,最好的梯田旅游开发,就是要维护好原来的生产生活方式,原来的生态和文化,让游客看到一个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之美的圣地。

详细>>

文化惠民,有很多层面,精神世界的塑造最是困难。在义务教育阶段引进民族文化和国学经典,不仅从小培养下一代对少数民族优秀文化的热爱,也为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打下牢固的基础。在民族工作、民族文化领域理解惠民,那我们的工作目标,应该是维护和造就民族团结进步、社会和谐发展的局面。

详细>>

古籍整理,经常被误以为是与世隔绝的书斋工作。事实上不是,云南省民族古籍办少数民族文献的收集、整理,诠释了我们对“文化惠民”极为深沉的理解。

详细>>

 

出品人:祝鸿伟

策划:李发兴 张元波

采写:刘笑 范春艳 刘瑜澍 王铖

责编:李发兴

回到人民网云南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