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转型升级白花模式:芒果插上"科技+"翅膀

推进芒果产业“一村一品”发展 辐射带动怒江流域芒果产业建设

2020年07月17日08:55  来源:人民网-云南频道
 

人民网保山7月17日电 (木胜玉)白花村位于云南省保山市隆阳区潞江镇西南,是一个典型的山区村,全村有8个村民小组,农户569户、2654人。截至目前,全村芒果种植面积18000亩,户均芒果种植面积30亩,亩产值7000-10000元,户均年收入20-30万元。白花村是依靠科技发展芒果产业致富的典型例子,被誉为脱贫致富的“白花模式”。

看着长势喜人的芒果尼章光脸上笑开了花。

“过去白花村是‘要致富出门打工’,现在我们是‘要致富种芒果’。经常都有人来参观学习,我们非常乐意讲解,希望能有越来越多的地方通过科技发展特色产业走上致富之路。”隆阳区潞江镇白花村党总支书记李升和笑着说。

据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热带亚热带经济作物研究所(以下简称省农科院热经所)副所长罗心平介绍,2006年以前,白花村主要以种植甘蔗、玉米等传统作物为主,人均纯收入不足2000元。当时芒果只是零星种植,总面积不超过200亩,大都种植三年芒,商品率低,品质差,销售仅限于保山、怒江、德宏周边区域,并且价格每公斤仅0.2-0.8元,经济效益差。

2006年,省农科院热经所将该村作为科技支撑芒果产业“一村一品”产业发展的试点村,围绕“一村一品”产业发展需求,重点开展芒果品种及配套技术的推广应用工作,创新“科技+”产业发展模式,经过十余年的探索,走出了一条以“村为主线、专业合作社为平台、培训为切入点、示范户为辐射点、销售商为纽带、技术为支撑”的“一村一品”芒果产业发展模式。

专家们对芒果品种进行分析(右一:陶大云,右二:罗心平,右三:尼章光)。

2006年起,省农科院热经所在白花村、知青农场开始做品种改良、套袋、抗旱及病虫害综合防控等方面的引智力成果转化试验研究工作。根据试验结果,结合白花村的自然气候条件及国内芒果产业发展情况,提出探索实施芒果成果产业化,推进产业转型升级。

在问及为什么选择白花村作为农科院开展成果转化试验研究工作试点时,省农科院热经所热带果树中心主任尼章光说,白花村气温高、温差大、降雨少、湿度小、干燥,是种植芒果的理想环境。

“通过实地试验,我们选择了产品质量优,市场需求大、在全国优势明显的品种——引进耐旱、耐贮性好、高产稳产、套袋后外观颜色好的芒果品种——帕拉英达作为该村的主导品种,并结合芒果课题组引智成果‘品种选择、疏果套袋、抗旱、矮化栽培、留果定产及病虫害综合防控等技术’的应用,使帕拉英达芒果的优势发挥到极致。”尼章光说。他自信满满地说,这是依托国际合作助推芒果科技创新的成果。

据了解,云南省以前芒果栽培品种为三年芒、马切苏、象牙芒、秋芒、吕宋芒等传统品种,生产中以三年芒和马切苏为主,存在优良品种少、品种结构单一、上市期集中和生产技术水平低等问题,导致2006年、2007年连续两年种植面积下降,2007全省种植面积仅剩21.3万亩,产量11.3万吨,产值2.25亿元,面积由原来的30多万亩下降到20多万亩。

省农科院热经所高原特色热带水果“绿色食品牌”打造试验基地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国际合作处处长陶大云说,为改变这一局面,在云南省外国专家局、云南省科技厅和省农科院国际合作处等单位的支持下,我们先后引进国外专家100余人次,派出长期合作交流5人次,短期合作研究或科学考察50余次,从泰国、越南、缅甸、老挝等芒果原产地、主产国和国内不同芒果产区进行广泛引种,累计收集保存国内外芒果品种(种质)资源800余份,建立了芒果种质资源圃,为优良芒果品种选育奠定了丰富的育种材料基础。

为选育出适宜云南不同生态类型区的优良芒果品种,热经所进一步优化明确育种目标,选择熟期、鲜食优质作为育种的重点目标,选育出适应云南怒江流域、红河流域、金沙江流域不同生态区早、中、晚熟芒果品种12个,12品种通过省级品种审(认)定,其中3个品种通过国家审定。四季芒、金煌、贵妃、帕拉英达、圣德隆和南逗迈4号等6个品种入选农业部热带作物主导品种,2018年,帕拉英达和南逗迈4号入选2018年云南省农业主导品种,凯特芒、金煌芒2个品种入选云南省2019年主导品种。

“所以,我们对选择在白花村种植的芒果品种很有信心!”罗心平高兴地说到。

专家们对种质资源圃内的芒果品种(种质)进行分析

为提高芒果产业发展的组织化程度,2008年,在省农科院热经所芒果专家的支持下,白花村村支书牵头成立了白花芒果专业合作社。合作社有效地把芒果种植户组织起来,由合作社去对接市场,促进了芒果销售,有效地解决了“小农户面对大市场”的矛盾。同时,合作社作为技术需求方和供给方提供了桥梁作用,有效地实现了种植户的技术需求和科研院所技术研发的无缝对接,促进了芒果技术的应用。形成了合作社链接种植户和技术,由合作社对接市场,热经所所科技支撑服务合作社的模式。

为迎合全国市场的销售,热经所积极与销售商沟通,征求销售商对品种、产品质量等方面的建议,进一步提升帕拉英达芒果产品的质量和品质。

有些芒果种植区,为获得连年的高产稳产,生产中滥用植物生长调节剂,使芒果产品质量受到很大的影响。之前,在芒果成熟前为获得早期效益,很多农户在芒果尚未成熟就采收,使得芒果产品质量下降。在热经所的指导下,白花村坚持采用绿色生产技术,制定了“白花村芒果采收标准”,防止“采青”,做到芒果产品“自然生长、自然开花结果、自然成熟”。最大限度的保障了芒果产品质量,使白花村芒果在全国销售市场得到广大消费者的欢迎。

创新“科技+”产业发展模式,不仅推进了白花村芒果产业“一村一品”发展,通过芒果成果产业化,还促进了白花村芒果产业转型升级,带动了一二三产融合发展,产前、产中、产后服务业相互促进,有力地推动了全村社会、经济发展,人居环境、村容村貌和思想观念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

现在的白花村有农资、农药和肥料销售商10家、芒果销售商40家、餐饮7家、宾馆7家、芒果材料加工厂1家、电商平台5家。

芒果装箱

2020年,全村从事种植环节套袋、修剪和采果专业服务人员达500户,实现专业化服务增加收入96万元;农资、农药和肥料销售增加就业30人,实现增收36万元;芒果销售增加就业40人,实现增收72万元;芒果采后包装增加就业人数100人,实现增收90万元;餐饮业7家增加就业人数30人,实现增收18万元;宾馆服务业增加就业人数12人,增加收入7万元;芒果包装材料厂增加就业人数7人,增收10万;芒果电商销售增加5人就业,增收6万元。累计年通过芒果一二三产融合实现增收335万元。

尼章光说,科研与生产是相互促进的,科研来自于生产需求,生产利用研究成果,二者是紧密结合的,我们就是利用当地气候条件和生态条件,开展芒果引智成果转化试验研究工作,通过对国外品种呈现出的特性和口味进行改造升级,促进了品种在怒江流域落地生根,把研究成果应用于当地的产业发展中,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科技+”产业发展展新模式。

芒果装箱

现在的白花村,成了远近闻名的芒果致富村,形成了可复制可推广的白花模式。怒江州、大理州、保山市等相关部门先后组织几千人次到热经所、白花村进行芒果种植调研考察,先后在怒江州泸水市上江镇蛮英村和大理州永平县杉阳镇仁寿村建立了“白花模式”的复制版。在“白花模式”辐射带动下,怒江州泸水市,保山市隆阳区、龙陵县等地怒江流域热区芒果产业发展,培育形成怒江流域30万亩规模的中熟芒果优势产业带,取得了显著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

(责编:徐前、朱红霞)

推荐阅读

飞向蓝天的“卓玛”(身边的小康故事)  “卓玛,飞机能飞多高啊?”“卓玛你去过哪些城市了?”……每次回家,格茸卓玛仿佛是村里的“明星”。 格茸卓玛的家乡在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香格里拉市小中甸镇团结村。这个很多人没有坐过飞机的村子,却走出了一位在飞机上工作的女孩。 作为东航…【详细】

要闻

云南新增19例境外输入确诊病例  人民网昆明7月27日电 (符皓)据云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通报,7月26日0时至24时,云南无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新增境外输入确诊病例19例、无症状感染者3例。确诊病例治愈出院2例(境外输入),无症状感染者解除隔离医学观察2…【详细】

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