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挖潜力“四两拨千斤” 落实政策“一个都不少”

云南陆良:一个非贫困县的战贫之策

2020年06月11日14:35  来源:人民网-云南频道
 

供图

云南省陆良县是云南省第一大高原平坝,是滇东“鱼米之乡”“丝绸之府”,爨文化的发祥地。截至2019年底,全县已有9304户32986人成功脱贫,剩余贫困人口1974户5675人目前已达到脱贫标准。今年以来,陆良县委县政府将进一步深挖潜力“四两拨千斤”,聚焦目标“一个都不少”,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实现高质量的脱贫攻坚目标,带领全县人民全面进入小康社会,共享新时代美好生活,共创新时代美好未来。

兴产业 架起脱贫攻坚桥梁

在脱贫攻坚战中,如何因地制宜、因势利导、优势互补发展地方特优产业,是陆良县委县政府的重要战略思考。

陆良县各级深入开展调查研究,根据坝区、山区、半山区不同的环境和基础,优化产业布局,着力产品提质增效,相继确立了各地产业的发展思路和方向,构建起县、乡、村三级扶贫网络体系,逐步培育形成了“三片叶子一朵菇,一粒一薯百万猪”“7+N”的特色产业布局和“农工一体、农商一体、产销一体、贫富一体”的产业发展格局。目前,多个产业已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产业链,并不断得到巩固、加强,成为县域经济发展和群众增收致富的强力支撑。

“三片叶子”是指烤烟、蚕桑、蔬菜三个产业,截至2019年底,全县通过“烟叶+”模式栽种烤烟13.7万亩,实现产值5.6亿元,带动63个行政村20313户81242人增收。其中,带动卡户1784户10103.5亩,户均栽烟5.7亩,户均增收11327元。

“一朵菇”即食用菌种植。目前,全县已拥有“绿圆菇业”等龙头企业5家,发展种植大户430户,带动9000余农户、2万余人直接从事食用菌种植、加工和销售。同时通过食用菌产业的发展,每年有6万吨稻草、1.7万吨桑枝、3万吨玉米芯等农业废弃物得到循环再利用,增加群众经济收入8400多万元。

“一粒一薯百万猪”说的是陆良县抓住被列为全省高原特色农业示范县的机遇,将玉米制种、马铃薯产业、生猪产业作为扶贫重要产业,狠抓基地建设、品牌创建、市场营销,确保项目建设和脱贫攻坚双推进。2019年,全县完成杂交玉米制种5万余亩,涉及8家种子生产企业和5个乡镇的21个村委会,带动1679户建档立卡户户均增收3737元。

作为云南省重要的商品猪生产、调出大县,近年来,陆良县通过龙头企业引领,在全县范围内全面推进生猪养殖一体化精准扶贫项目建设。2019年,全县生猪出栏215.35万头,带动1586户精准扶贫卡户户均增收5000元。该县715万元中央生猪调出大县奖励资金中,有109万元用于支持贫困乡镇村生猪养殖场所改扩建,共引进母猪1250头,年出栏肥猪 12770头、饲养经济效益1890万元,带动30户周边建档立卡贫困户,养殖效益达1100万元。

供图

稳就业 拓展增收致富渠道

依托产业发展,就近就地就业一批。陆良县委、县政府坚持以产业为支撑,全力推动产业园区创建,提供就业平台。一是大力推进工业园区建设,累计投入18.64亿元,规划建成43.99平方公里的青山、召夸、大莫古“一园三片”工业园区。园区目前有100户入园企业,就近就地转移劳动力10058人;二是扎实推进现代物流园区建设,目前,已发展物流企业7家,提供就业岗位4000多个。同时,充分发挥冷链物流园作用,投入8亿元建成占地500亩的蔬菜冷链物流园,223座冷库全部投入运营,付给菜农的蔬菜款每天达1800万元,年销售额逾30亿元,可实现年劳务收入逾3.6亿元。

鼓励自主创业,带动就业一批。以“创业试点县”为契机,支持农民工等人员返乡创业,把创业和就业结合起来,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截至目前,全县共发放创业担保贷款20014人17.38亿元,带动就业5.8万人。在创业群体中,农民工比例达72%,失业人员近20%,大学生占8%。

提升劳动技能,助推就业一批。以提升就业重点群体、贫困劳动力劳动技能为重点,强化就业技能培训。陆良县将课堂设置于田间地头、生产基地、工厂车间、工地现场,现教现学现做,成效显著。2019年全县完成各类培训4.05万人次,其中培训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9704人次。

提升营商环境,稳定就业一批。陆良县进一步完善县、乡、村三级政务服务系统,推进“一门式受理、一站式服务”等亲民便民工作方式,提升营商环境,保持就业稳定。

目前,全县有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2.22万人,已转移就业1.25万人,县内转移就业0.61万人,占48.8%,县外转移就业0.64万人,占51.2%。

供图

强保障 特困帮扶有力量

今年54岁的小白户镇永清河村的杨建红,是村里最早被确定的建档立卡户。2013年被定为建档立卡户后,他家先后享受了农村危房改造、农村低保、城乡居民医疗保险补助、义务教育等各类专项补贴,他和老伴又多次参加村里的实用技术培训,提高了种植技能,学会了烟后套种,让一亩地种成两亩地,一家人原本窘迫的生活得到了极大改善,2019年顺利脱贫。但面对未来,他还是有些忐忑:“虽然这两年收入提高了,但我家人多开支大,往后的日子我还是信心不足。”村党总支书记马锦坤对他说:“这个你放心,脱贫不脱政策,该你享受的你以后还能享受!”

在教育扶贫方面,陆良县发挥学生资助在教育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中的重要作用,确保各级各类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应助尽助”不漏一人;确保全县义务教育阶段建档立卡贫困学生因贫失学辍学为零。

在健康扶贫方面,陆良县着力解决“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努力让贫困群众“看得起病、方便看病、看得好病”。 2019年,全县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享受基本医保报销9339人次,报销医疗费用5405.4327万元,自付比例9.92%,大病专项救治592人,已成功救治592人,救治率100%。

在特困人员救助方面,陆良全面落实特困人员救助供养政策,完善兜底脱贫政策体系。目前,全县共有在保农村低保户26440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3415人,占全县农村低保人数的50.7%。

在住房保障方面,截至目前,陆良县共投入21565.3万元,改造农村危房27696户,规划建设集中安置点45个。截至2018年5月底,45个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项目全部竣工,建档立卡搬迁户1063户3734人全部搬迁入住,搬迁竣工率、入住率、拆旧率、复垦复绿率均实现100%。

供图

建水窖 心手相连解民困

陆良县龙海、活水两个乡位于海拔两千多米的龙海山巅,喀斯特地质地貌形成的缺水一直制约着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解决龙海山区人民的生产生活用水问题,成为陆良县脱贫攻坚战的核心内容之一。龙海山区缺乏天然湖库江河,没有条件进行集中供水设施建设,群众也没有能力承担远距离供水的高成本,因此,建小水窖成为千家万户饮水安全最经济可行的办法。

在大弯子村,水窖非常普遍,小的20多方,大的100多方,小水窖成为各家生活用水的必备“神器”。龙海乡乡长张挺说:“全乡有7592户,户均水窖达1.7口,今年四月底,还要完成67户无水窖建档立卡户水窖建设任务,同时完成520户无集雨管无水窖井盖户的整改修缮工作。”据了解,10年来,陆良县共建成饮水水窖近2万口,供水覆盖人口5.23万人。

水利是农业的命脉。同样缺水的半山区乡镇小百户镇,是陆良县两个贫困面较大的乡镇之一。为了节约用水,最大限度地利用好宝贵的水资源,2014年6月,全国农田水利改革项目试点在该镇启动,该项目总投资2712万,覆盖耕地面积1.80万亩,2015年底,工程竣工。随后,全国农田水利改革现场会在陆良县召开并在全国范围内产生了良好的示范作用。水利设施的改善,有效的解决了当地生产用水问题,极大地促进了全镇粮经作物的发展。

供图

驻村寨 真心真情有担当

5月一天的一大早,陆良县小百户镇中坝村委会驻村工作队队员杨顺生、李月红、彭俊就与村干部一道,来到村头的洋芋地里巡查,督促各村小组加大抗旱保水力度,加强中耕管理,确保4600亩早春洋芋丰收。

他们走遍了村村寨寨,入户访谈,调查统计,摸清贫困状况和贫困原因,尽最大能力开展帮扶。2016年,借助全国农田水利建设项目的实施,村里成立了“利民用水合作社”。为解决群众用水资金困难,工作队了解到县里招商引资在中坝村建有一座光伏发电站,因没有并入国家电网,电力资源未能得到充分利用,村里也不能受益。工作队决心盘活这一闲置资源。经过半年多的努力争取,2018年12月,光伏电站成功并入南方电网,中坝村也因此每年可获得20多万元的集体收入。这些钱,除用来支付水费外,其余全部投入到洋芋产业发展中。

人人挂钩,走村串寨,入户恳谈,摸清底细,协调帮扶,是陆良县扶贫工作开展的寻常画面。自2015年开始,陆良县共有4677名县乡干部直接结对帮扶贫困户,68支驻村工作队68名第一书记和215名干部进驻村委会。他们按照中央和省、市、县要求,驻进村子、沉下身子、开动脑子,吃透户情,主动作为,在各自的帮扶岗位上,实实在在的担当起贫困户的帮扶人、引路人和贴心人,在脱贫攻坚的伟大实践中书写自己的人生华章。

供图

助立志 内生动力逐梦想

“通过党和政府的帮扶,我的生活和思想都发生了变化,我对将来充满信心。”大莫古镇戛古村委会的王乔山一脸自豪。现年51岁的王乔山家有6亩地,过去靠种植烤烟、玉米为生,由于缺技术,地里的收成一直不好,家里两个孩子又在读书,经济压力很大。2013年,经精准识别,被确定为建档立卡户。当时正值壮年的王乔山,对被评为贫困户“感觉低人一等”。他暗暗下决心要摘掉贫困户这个实在不光彩的帽子。

2014年,在相关部门的指导下,王乔山从亲戚那里借了200平方的空房子,买来4头母猪,搞起了养殖。2017年,王乔山成功脱贫。目前,王乔山的养殖场每年能出栏生猪70多头,成了别人羡慕的富人。他说,现在大儿子大学毕业了,小儿子也上了大学,他的理想是把养殖规模扩大到200头。

在陆良,越来越多的贫困户在党和政府的好政策激励下,不等不靠,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吃得苦耐得劳,立志用自己的辛勤努力甩掉贫困户的帽子,为美好、幸福的生活努力奋斗。(韩自光、郑惠青、潘砚文、董宏伟)

(责编:木胜玉、朱红霞)

推荐阅读

飞向蓝天的“卓玛”(身边的小康故事)  “卓玛,飞机能飞多高啊?”“卓玛你去过哪些城市了?”……每次回家,格茸卓玛仿佛是村里的“明星”。 格茸卓玛的家乡在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香格里拉市小中甸镇团结村。这个很多人没有坐过飞机的村子,却走出了一位在飞机上工作的女孩。 作为东航…【详细】

要闻

云南新增19例境外输入确诊病例  人民网昆明7月27日电 (符皓)据云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通报,7月26日0时至24时,云南无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新增境外输入确诊病例19例、无症状感染者3例。确诊病例治愈出院2例(境外输入),无症状感染者解除隔离医学观察2…【详细】

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