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涼州通史》(十卷本)正式出版發行——
千年涼州史在文字中“活”起來
11月24日,由甘肅省政協、蘭州大學、武威市委市政府共同策劃,蘭州大學敦煌學研究所、涼州文化研究院共同實施完成的涼州文化工程項目《涼州通史》(十卷本)面世。
《涼州通史》通過梳理秦漢至明清時期涼州歷史發展狀況,全方位、深層次、寬領域展現歷史上涼州作為“天下要沖,國家藩衛”的發展境況,共分西漢卷、東漢卷、魏晉十六國卷、北朝卷、隋及唐前期卷、唐中后期卷、五代北宋西夏卷、元代卷、明代卷、清代卷等十卷。
“進行通史寫作,可彌補微觀研究的‘碎片化’,通過貫通式梳理涼州歷史,以長時段的開闊視野來認識涼州歷史所體現出的中華文明的‘連續性、創新性、統一性、包容性、和平性’這五個突出特性。”《涼州通史》主編、蘭州大學萃英學者一級教授鄭炳林說,該部通史不僅彌補了學術界缺少全面展現涼州歷史全貌的專著這一空白,更為深入挖掘涼州文化的豐富內涵與時代價值奠定了堅實的學術基礎。
《涼州通史》的內容,時間跨度長、涉及領域廣。《涼州通史》主編、蘭州大學敦煌學研究所教授魏迎春介紹,編撰人員在通史格局和通史意識之下,以涼州地區為中心,兼及周邊其他河西隴右地區,從政治、經濟、軍事、文化等多個層面闡釋不同階段的涼州歷史,同時兼顧學術性與可讀性,通過文字讓涼州歷史“活”起來,讓讀者感受涼州的人文精神與文化記憶,增強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認知。
為盡可能還原歷史本真,各卷作者充分運用史書典籍、簡牘材料、敦煌吐魯番文獻、黑水城文書、石刻碑銘、造像壁畫等材料,全面反映了涼州的政治、經濟、文化、民族、交通、宗教等各方面歷史發展變化,系統展示了涼州歷史的整體面貌。
《涼州通史·隋及唐前期卷》作者吳炯炯表示,“通史”的貫通性主要體現在時間層面的連續性和空間層面的統一性,以及寫作理念的一致性,比如在“大一統”觀念之下、在多元一體的格局之中,闡釋涼州地區的民族關系、王朝更迭、制度演變等內容。
自張騫“鑿空西域”后,涼州就開始在絲綢之路東段發揮著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涼州文化是多民族交流交融、多文化包容並蓄的結晶。
“以十卷本《涼州通史》為契機而深入推動涼州歷史研究,以涼州文化為中心而深入展示中華文化的源遠流長與博大精深,是今日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增強文化自覺、提高文化自信的實踐要求。”鄭炳林說,希望廣大讀者從《涼州通史》中首先讀到的,不是孤立的歷史事件或生活片段,而是一種跨越千年的“共鳴與連接”。 (本報記者 尚杰 王冰雅)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
































第一時間為您推送權威資訊
報道全球 傳播中國
關注人民網,傳播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