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項,世界第一!“十四五”時期我國非遺保護成績顯著
2025年11月26日08:14 | 來源:光明日報
原標題:44項,世界第一!
11月22日至23日,2025年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會在雲南大理舉辦。記者從會上獲悉,“十四五”時期我國非遺保護傳承工作成績顯著,非遺保護傳承隊伍更加壯大、保護傳承水平進一步提升,非遺持續融入現代生活,滿足了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
“十四五”時期,我國公布第五批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325項、第六批國家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942名,14個國家級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通過驗收,國家級、省級文化生態保護區達276個。中國非遺館及浙江、廣東、新疆等9個省級非遺館開放運營,累計對2290名國家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開展記錄。此外,在中小學開展非遺普及教育,逐步推動“非遺進校園”向“非遺在校園”轉變,培養了一大批“非遺新青年”“小小非遺傳承人”,傳承人才隊伍不斷壯大。
“十四五”時期,非遺保護傳承隊伍更加壯大。中國非遺傳承人研培計劃深入實施,支持130所院校舉辦435期研培班,延伸培訓人數達10萬人次。100余所高校設立非遺保護本科專業和相關研究方向。
“十四五”時期,非遺與旅游深度融合,成為助力鄉村振興的重要力量。各地建設1.29萬余家非遺工坊,分布在2138個縣,其中包括693個脫貧縣、135個國家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帶動120余萬人就業增收。此外,“跟著非遺去旅游”成為社會新風尚,相關單位推出一系列非遺旅游融合典型案例、91條非遺特色旅游線路。
“十四五”時期,隨著“太極拳”“送王船”“中國茶”“春節”等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名冊,我國列入該名錄名冊的項目達44項,數量居世界第一。(記者韓業庭)
(責編:木勝玉、朱紅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
































第一時間為您推送權威資訊
報道全球 傳播中國
關注人民網,傳播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