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博展出宋元明清銅器精品
2025年11月25日08:03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原標題:上博展出宋元明清銅器精品

上海博物館與美國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聯合舉辦的“融古爍新:宋元明清銅器的復古與創新”展覽日前亮相上博東館。展覽基於上海博物館藏宋、元、明、清銅器,並匯集亞洲、歐洲、美洲多家重要博物館館藏,輔以同時期書畫、陶瓷、琺琅器等,總計約178件(組)展品,其中不少為首次公開展出。
作為重大儀典中的禮器,中國古代青銅器承載著工藝技術與文化信仰的雙重內核。宋、元、明、清時期,中國銅器功能逐漸從禮器走向實用器,工藝日臻精妙。匠人們博採眾長,設計出更多元的器型,銅器藝術經歷了從古朴庄重到精工華彩的嬗變,折射出社會文化風尚的變遷。
展覽通過4個單元,解讀宋、元、明、清銅器的發展與特色,展現中國古代工藝“法古而不泥古”的傳承創新,帶觀眾領略中國銅器獨特的人文內涵和藝術價值。
河北博物院藏北宋政和四年(公元1114年)銅牛鼎為宋徽宗祭祀太室(帝王宗廟)所鑄重器。其三足形制與器身紋樣取自《考古圖》《博古圖》中均有收錄的周代名器“晉姜鼎”,而三足頂端的牛首裝飾則源自《三禮圖》所載當世禮制——該書規定牛、羊、豕三牲需分盛於不同獸首鼎。此鼎印証徽宗御作坊在嚴謹考據古器的同時,兼容時制元素,融古今禮法於一器。
上海博物館藏明成化二十年(公元1484年)昆山縣學銅簋依《宣和博古圖》中的“周太師望簋”所制。簋體呈橢圓,直口,器腹兩側有半環形獸耳,圈足上附四獸首支足,蓋上有四雲朵狀捉手。器、蓋口沿與圈足飾仿古重環紋,余飾瓦紋。此簋器形、紋飾與木刻版圖高度吻合,體現了明代仿古工藝的精確。
此次展覽將持續至2026年3月16日。
(責編:木勝玉、朱紅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
































第一時間為您推送權威資訊
報道全球 傳播中國
關注人民網,傳播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