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地域特色、實用又健康的旅游商品受大眾青睞
旅游商品與一般商品的區別在哪兒?這可能是人們關於旅游商品最多的疑問。
旅游購物的內容是旅游商品。旅游商品與一般商品開發的不同之處在於,旅游商品是為旅游購物服務而開發的。對於每個地方而言,旅游商品不僅能促進旅游消費,推動當地旅游產業經濟發展,創造大量就業,形成良性的經濟循環,還是打造地域形象、傳播地域文化的一張特色名片。對於每個旅游者而言,旅游商品不僅是旅游的一部分,更是了解當地文化最直觀的載體——一種承載著地氣與煙火氣的、可觸碰、可品讀、可帶走、可復購、可擴散的記憶。
在旅游時,旅游者在景區、在旅游地,經常因美景的襯托、美食的誘惑、美妙氣氛的烘托購買了一些很具特色、但平時不能用和不方便吃的商品,導致買的時候興高採烈,回去卻后悔莫及。這些商品似乎很有地域特色、文化味很濃,旅游結束后卻發現平時不能用。還有一些旅游地的商品,買回去之后發現和家附近超市裡的商品一樣。這兩類極端的旅游商品並不是要大力發展的旅游商品。
剛剛結束的2025中國特色旅游商品大賽上,一件件獲獎參賽商品以實物形式向大家詮釋了旅游商品與一般商品的不同。
旅游帽類中,文化符號鮮明的帽子,因為不適合日常場合戴,沒有獲得金牌﹔普通又漂亮的帽子因為不具備旅游的地域吸引點,也沒能獲得金牌﹔一類帶有明顯地域特色旅游吸引點、帽飾可拆卸,可以日常戴的帽子,獲得專家裁判的一致好評。日常保溫杯大小的制氧機,在高原旅游時,既可以隨身攜帶,緩解因缺氧而帶來的不適,又可以放在家裡以備不時之需。大賽圍巾類的參賽商品眾多,但普遍只能在旅游過程中佩戴,或過於鮮艷,或過於嚴肅,平時佩戴有“驚”人的感覺,於是,一款雖帶有明顯地域文化符號,但顏色和構圖均能百搭平時服裝的圍巾脫穎而出。
獲獎旅游食品類商品的重點是,既要贏得地域特色的口味等感官PK,又需贏得配料表的PK。少添加或無添加的食品,以其口感自然、顏色自然、綠色健康博得專家裁判的青睞。
年輕旅游者喝原茶的不多,茶+奶、茶+水果、茶+花的調制茶日益興盛。但目前用於沖泡的很多調制茶還很粗糙,有的泡出來后品相不佳﹔有的沖泡溫度要求高,沖泡時間要求過長﹔還有些用了大量添加劑。各種調制茶的茶杯、茶具距離旅游消費者的時尚需求也有不少差距。
西安的一款茯茶引得茶專家贊不絕口。茶好是必要條件,品茶后觀其包裝,正好一泡量的茶餅放在一本書狀包裝中,首頁印有最早出現“中國”二字的青銅器——何尊,還有一行字:“這裡是中國”。每塊青銅器造型的茶餅,都有文字說明。文化特色加好茶,是典型的旅游商品。
旅游商品早已過了工藝品、紀念品的時代,進入了工業化生產、高速創新、文旅融合、綠色健康的時代。旅游商品也早已是旅游及相關產業必不可少的重要組成部分。既具備地域特色的旅游吸引點,又具備日常實用屬性且健康的產品才是大眾喜愛的旅游商品,才是真正成為文化傳播載體的旅游商品,才能讓旅游者在旅游結束后,讓親朋好友看到、用到、嘗到,並在現代購物平台上擴散購買。
地域的特色文化、特色工藝、特色物產,均能通過旅游商品表達,但這僅僅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是現代生活日常能用、能吃,好用、好吃,還要時尚。具備特色、好用、現代、時尚,是大眾需要的旅游商品的基本要素。隻有市場創意和設計創意是遠遠不夠的,還要有卓越的制作技能和技藝,制作出精美的旅游商品。滿足大眾需要程度的高低,不僅在旅游過程的消費中體現,還將在旅游結束之后的消費中體現。
從旅游者的角度看,旅游商品制造和旅游購物服務均是供給側。因此,旅游商品制造和旅游購物服務不可偏廢,才能實現擴大消費的目的。
旅游商品是旅游經濟的“杠杆”,是文化傳播的“引擎”。因此,打造高質量的旅游商品體系,是現代旅游業高質量發展的必由之路。 (陳斌 作者系中國旅游協會旅游商品與裝備分會秘書長)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
































第一時間為您推送權威資訊
報道全球 傳播中國
關注人民網,傳播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