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雲南頻道>>文旅

曲靖宣威:農文旅融合走出特色發展路

2025年11月20日14:37 |
小字號

近年來,雲南省曲靖市宣威市以國家地理標志產品“宣威火腿”為紐帶,創新打造六個主題鮮明的火腿庄園,圍繞規劃、產業、生態、文化全面推進“四個共融”,串起一條集養殖、加工、旅游、文化於一體的農文旅融合示范帶,帶動周邊千余農戶深度參與產業發展、共享增值收益,讓群眾的“錢袋子”鼓了起來。

宣威芙蓉火腿庄園。

宣威芙蓉火腿庄園。

規劃共融:六園聯動,破解發展碎片化難題

宣威火腿作為“中國三大名腿”之一,長期面臨品牌分散、產業鏈短、附加值不高的困境。宣威市通過深入調研破題,啟動火腿庄園建設計劃,選取六個村庄推動資源整合與差異發展,逐步形成“一庄一韻、串珠成鏈”的協同格局。

實踐中,火石盆村依托70%的森林覆蓋率和2300米海拔的高原生態,打造“高原氧吧式”火腿庄園﹔芙蓉村以83%的彝族人口為基底,雕琢出彝家風情濃郁的古寨火腿庄園﹔稻田沖村瞄准城郊區位優勢,以“稻田+X”為切入點,打造集“家園+田園+樂園”於一體的三園一體綜合體﹔可渡村深挖千年古驛道文化,復原茶馬古道集市場景,用文化IP注入“活態傳承”的厚重感﹔戈平村創新利益聯結機制,探索出“庄園增收、集體增富、農民增收”的共同富裕新路徑﹔老廠村借勢尼珠河景區流量,發展火腿主題旅游配套產業庄園,讓老村落變成“景區后廚”,村民在“家門口”就能吃上“旅游飯”。

六園以“宣威火腿”區域公共品牌為統領,實現“各美其美、美美與共”,形成完整的農文旅產業閉環。

產業共融:三產融合,釋放價值鏈乘數效應

宣威市以“政府引導、企業運營、集體參與、農民主體”為核心機制,創新構建“黨建引領、產業聯動”共融體系,推動火腿產業從單一生產向全鏈條融合跨越升級。

稻田沖庄園以“腿稻”雙媒推動融合發展,構建稻魚共生系統,開發“春插秧、夏撈魚、秋收稻、冬品火腿”四季農事體驗活動,接待親子研學團隊5000余人次﹔黨員技術團隊聯合企業研發“烏蒙胚芽軟香硒米”,每公斤售價18元仍供不應求﹔創新“一米菜園”“主題市集”模式,吸引市民認養“一分田”當“雲村民”,讓“一粒稻”“一塊火腿”釋放多重價值。

戈平庄園以“傳統技藝+現代體驗”激活經營業態,建成傳統火腿庄園、鄉村工坊體驗園、周末度假體驗園、農業體驗園四大功能園區,衍生火腿DIY、農耕研學、民俗展演等19類經營業態,以及餐飲住宿、導游導覽等8個服務業態。2024年以來累計接待游客13萬人次,單日最高客流突破3000人。

當地通過“農民合作社綁定農戶、龍頭企業綁定合作社”的“雙綁”模式,帶動周邊農戶通過參與養殖、服務、手作等環節實現穩定增收,同步探索“43111”利益分配模式(企業部分利潤40%支付群眾地租房租,30%發展村集體經濟,10%照顧弱勢群體,10%設立公益性崗位,10%維護基礎設施),讓發展成果惠及全體村民,實現“大河有水小河滿”。

宣威火腿博物館。

宣威火腿博物館。

生態共融:景村一體,繪就綠色宜居畫卷

宣威市始終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將生態旅游理念融入庄園建設全過程,推動生產、生活、生態“三生融合”。

老廠火石地庄園推行“生態+產業+旅游”模式,依托尼珠河大峽谷自然資源,推出“火腿品鑒+峽谷觀光”聯票。游客既能飽覽尼珠河大峽谷的壯麗奇景,又能在庄園內參觀標准化的火腿加工線、感受火腿制作過程、品嘗火腿宴、觀看“火腿記憶展”和《火石地火腿謠》情景劇,體驗“推窗見廣袤雲海、推門聞火腿清香”的石頭房民宿。目前累計接待游客1000余人次,帶動營收20余萬元。

火石盆庄園實施“微改造、精提升”,保持傳統村落風貌,建設林下養殖區、年豬小院、石舍茶咖、鬆間民宿等特色空間。年豬小院通過“定制殺豬飯”等特色活動每年帶動營收超900萬元﹔同步做精“生豬養殖、火腿腌制”等高原特色現代生態農業,帶動村內700余戶1300余人從事生豬養殖和火腿腌制行業,戶均增收超5000元,真正實現“綠水青山”向“金山銀山”的價值轉化。

文化共融:古今交響,傳承鄉土記憶基因

宣威市堅持“以文筑魂”,推動火腿非遺、民族民俗、古道文化等融入庄園肌理,讓庄園有形態、有韻味、有溫度。

芙蓉庄園以“火腿+民族文化”為核心,匠心打造集“農家火腿加工體驗、鄉村休閑、傳統購物、農業觀光、彝家古寨、彝鄉活動”於一體的六大主題板塊,深度串聯火腿文化脈絡與彝族傳統風俗,構建沉浸式農文旅融合體驗場景。

傳統購物街陳列著火腿制品、彝繡手作等特色伴手禮,彝家古寨還原原生態生活場景,彝鄉活動則定期上演歌舞、祭祀等民俗盛宴,讓游客在煙火氣中觸摸彝族文化的鮮活肌理。可渡庄園以“詩文可渡、古道行觀”為文化靈魂,聚力打造歷史文化風情康養村落。

深挖驛道文化IP價值,串聯轄區內20余處歷史遺址與文物點位,精心設計“古驛道景點打卡線”“8小時徒步探秘線”等主題體驗游線,立體化提升游客“游娛研”全鏈條感受。以荷花古村落為核心,植入非遺展演、驛道遺韻、馬幫記憶等特色業態,增設漢服、旗袍攝影跟拍等潮流場景,讓傳統文化煥發時尚活力。

沿可渡河岸打造沉浸式濱水休閑區,開發野外露營、天然浴場等水上運動項目,串聯番茄、藍莓等特色種植區塊,引導游客漫步田園、親近自然,感知農耕文化魅力。

宣威市以“一腿”為媒、“六園”為體、“四融”為徑的特色示范帶,將持續深化“品牌引領、三產融合、生態友好、文化賦能”四位一體的發展路徑,做強火腿特色品牌,推動農文旅深度融合。(許金龍 文/圖)

來源:宣威市委宣傳部

(責編:徐前、朱紅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