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屆雲南省退役軍人創業創新大賽決賽在麗江舉行
130個軍創項目同台競技 詮釋“退役不褪色”

人民網麗江9月26日電 (曾智慧)9月25日,第五屆雲南省退役軍人創業創新大賽決賽暨“軍創成果”交流系列活動在麗江啟幕。雲南16個州市共130個退役軍人創業項目進入決賽,在常規、綜合、創意夢想三大賽道展開激烈角逐,用實干詮釋“退役不褪色、創業建新功”的使命擔當。
退役軍人王軍向評委介紹自己的創業項目。受訪者供圖
在綜合賽道,退役軍人王軍結合30年的飛行經驗,帶領團隊考察了全國11個省區市、雲南14個州市后,於2019年在中科院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啟動熱氣球空中游覽項目。目前,該項目定位為西雙版納州低空旅游綜合飛行基地,吸納退役軍人7人,解決固定就業崗位66個,帶動間接就業崗位300個以上,已列入雲南省2025年第一批低空經濟應用場景需求清單。王軍表示,未來3年,還將計劃在雲南省內增加2—3個、省外增加3—5個低空旅游項目。
“兵支書”楊富春作創業項目演講。人民網 曾智慧攝
“如果沒有當兵的經歷,我也不會有創業的韌勁。”在常規賽道,怒江傈僳族自治州蘭坪白族普米族自治縣通甸鎮豐華村“兵支書”楊富春的創業經歷,令人動容。2019年,他外出考察后,決定在豐華村創業種植藍莓。一開始群眾滿心疑慮,甚至不願將土地流轉,楊富春承受著巨大心理壓力,挨家挨戶耐心勸說。憑借“黨建+公司+農戶”的模式,當地藍莓產業在2023年底迎來蓬勃發展,除帶動本村村民增收致富外,還輻射周邊鄉鎮,累計受益村民達7040戶。
“2024年,我們村平均每人增收2500元—3000元,預計今年村集體收益達26萬元。現在老百姓都信任我,打算一直跟著我干。”楊富春的話語裡充滿朴實與篤定。
退役軍人、昆明理工大學學生劉嘉欣推介創業項目。人民網 曾智慧攝
在創意夢想賽道,23歲的退役軍人、昆明理工大學學生劉嘉欣帶來了一項聚焦養殖污染的環保項目——將畜禽糞便轉化為綠色肥料。目前,該項目已順利完成中試,並與多家養殖場達成合作,真正實現了“變廢為寶”。劉嘉欣表示,參賽是一次寶貴的歷練,為今后的創業之路夯實了基礎。盡管項目仍處於成長期,但其清晰的商業模式與綠色環保的定位,贏得現場不少評委的認可。
“年輕的退役軍人敢想敢闖,這個項目破解了科技成果轉化的痛點,未來可期。”評委的認可,給了劉嘉欣極大鼓舞。
作為全省退役軍人創業創新的盛會,本次大賽是展示退役軍人創業創新實力和風採的擂台,也是促進資源對接、推動區域合作的平台。大賽邀請10余個省市30余家軍創企業共同參加“軍創成果”交流、跨區域就業和投融資合作洽談活動。雲南省退役軍人事務廳相關負責人表示,將持續做好后續服務,助力更多退役軍人創業項目成長壯大。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