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雲南頻道>>財經

紅河開遠:科技助力繪就農業新圖景

2025年09月25日10:33 |
小字號

金秋時節,在雲南省紅河州開遠市的千畝水稻綠色防控技術集成示范基地裡,金黃的稻浪隨風起伏。收割機勻速作業,稻穗卷入割台、秸稈切斷、脫粒清選一氣呵成,飽滿稻谷入倉,粉碎秸稈還田。雲南省紅河州開遠市正以科技助力“智慧豐收”,讓千年農耕文明煥發新活力。

雲南省全生育期多病虫一體化綠色防控技術集成示范基地-國福祥攝-2025年9月24日-(2)

雲南省全生育期多病虫一體化綠色防控技術集成示范基地。國福祥攝

“人工一天割5至6分地,機器每小時能割5畝,谷子還干淨。”開遠市稻鄉米業大庄基地負責人楊健說。從“憑經驗看天種地”到“靠數據精准管控”,科技改寫著農耕模樣。

剛剛收割回來的雲恢290-國福祥攝-2025年9月24日

剛剛收割回來的雲恢290。國福祥攝

收割機作業結束,稻谷運輸車直達附近現代化米廠。全自動化車間內,“銀色長龍”般的生產線運轉不息:稻谷經密閉管道進入智能清理系統剔除雜質,低溫烘干機在控溫控濕環境下鎖住營養,自動化碾米機精准調控力度,成品米再經分級、色選、真空包裝發往全國。“傳統工藝耗時長、產能低,這條線日產80噸,還能保品質。”該公司總經理楊正權介紹。

收割機採收雲恢290。國福祥攝

收割機採收雲恢290。國福祥攝

示范基地的實踐是開遠農業現代化的縮影。近年來,當地持續推進高標准農田建設,引進先進農機、採用科學種養技術,讓更多農田實現“種得好、收得快、加工優”。截至目前,開遠市水稻種植面積5.98萬畝,優質稻“雲恢290”連片種植約2萬畝,帶動2500余戶農戶,戶均年增收近1萬元,“科技興農”成為增收鑰匙。

大米加工車間。國福祥攝

大米加工車間。國福祥攝

昔日“面朝黃土背朝天”的躬耕勞作,正被智慧農業所取代。隨著科技融入農業全鏈條,開遠農民的日子越過越有奔頭,一幅生機勃勃的鄉村振興畫卷正徐徐展開。(胡語珊、國福祥、李雪瓊)

來源:開遠市融媒體中心

(責編:木勝玉、朱紅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